图片来自作者朋友圈
孟子心按:夏至日分享这篇让我读罢第二遍会眼含热泪的文字,并非我或作者能选择的,是天意!昨晚浏览作者朋友圈,看到他的「自我鑒定」,心想:“后生可畏!”图片来自作者朋友圈
这篇自我鉴定之所以让我心为之动,是想起了尹吉男老师的一段话——「我觉得中华文化中有一点,这些文人基本发展出了一种自己给自己定义,自己掌握价值观的标准。不能让标准握在别人手里,使自己被动地成为别人评判的对象。」——等到我看到下面这条,便按耐不住,“冒昧”留言给作者。图片来自作者朋友圈
作者很快将他的文字发来给我,匆匆阅读,很多段落“于我心有戚戚焉”。于是,我回他:「你的文字娓娓道来,至情隐于字里行间無处不在,悲喜起伏不离于中……以你的年紀,难得的。你就像是一个传统经历无数摧折后,顽强生长的「奇迹」。(***今晨想,也许用「传奇」更合适,作者文中,“傳”的志气始终在養。)」我们还交流了很多,为不影响干扰大家阅读这篇文字的心情,割爱于将来,希望有机会继续丰富丰满分享之。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与古琴的故事
初识古琴是我6岁那年,那时候的我与同龄孩子一样喜欢嬉戏打闹,去各种地方探险。那是一个晚饭后的黄昏,我与小伙伴在村子里玩儿捉迷藏。当我为在巷子里找到一个极其隐蔽的藏身之处而正在沾沾自喜时,听到了耳边传来了悦耳的声音。那时并不知道是古琴,小时候所能接触到的乐器便是教科书里说到的钢琴与小提琴以及村口大爷拉的二胡,其他是一概不知的。当时在听到这种乐器的响声时,便觉得十分特殊。虽没有音乐课上老师弹奏的钢琴那般轻快明亮,但却别有一番韵味。现在说是韵味,但6岁大的孩子懂得什么韵味呢,只觉得特别好听,但又说不出来哪里好听。于是我便蹲坐在地上静静着听着,丝毫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直到那声音戛然而止,我才突然察觉天已经黑透了,赶快往家里跑。晚上睡在床上时耳边仍然回响着那清脆的令人回味的声音。我很好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能发出这样的美妙的声音。在第二天吃完晚饭后,我又去了相同的地方,想去一探究竟。但是等了很久,那个声音仍然没有出现。连续去了好多天才终于又听到那令我着迷的声音传出来。我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便沿着墙找到了那房子的门轻轻的敲了起来。没一会儿一位老先生打开了门问我有什么事。我一时有些窘迫与紧张,但又想卖弄自己的学识,便就和这老先生说:“老爹刚才你是不是在弹钢琴?我听到声音有点好听,就想来看看。”老先生闻言哈哈大笑,“是在弹琴,不过是别的琴,钢琴可没有我这个好听。来来,你先进来,进来坐着听。”我进门后打量了一下四周,不大的房间里只点着一盏日光灯,显得略有些昏暗。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个柜子,一个水池和两张桌子。那张较矮一些的桌子上放满了碗和盆,另一张较高一些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精致的乐器,后来我知道那叫古琴。老先生坐到了琴旁边,招呼着我坐到一旁,“来,你把草墩拖过来这里坐,我弹两首给你听。”老先生拿起桌上的眼镜,便开始对着谱弹奏。我十分激动能够这么近距离的欣赏这好听的声音,哪怕是在学校里上音乐课都不曾有这种待遇。坐在一旁听的感觉和在房外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细节更多且更加的清晰。最后甚至跟着老先生的音乐声摇摆了起来。特别是那手在琴上与弦摩擦发出的沙沙沙的声音,揪动着我的心弦。我仍然记得那次先生弹给我的第一首曲子是水仙操。一曲结束之时,老先生和我说这首曲子的含义是什么,给我讲了伯牙向成连学琴的故事,给我介绍了什么叫古琴,以及古琴的悠久历史……对一个做加减法都比较困难的小学生来说,几千年的历史实在是太久太久了,我深深的被震撼到了。于是我和老先生说,我能不能每天都来听他弹琴,他很开心的同意了。那段时间我就如同每天上班打卡一样,准时准点的去敲他们家的门,而他也时常会在门口坐着等我。一段时间之后,忽然有一天老先生问我“你想不想学?”我当时非常紧张,连连拒绝他,“这个太难了,我怕是不会。”那时的我正在学校里跟着兴趣班开始学习葫芦丝,深知一门乐器是非常困难的。我和老先生说了我在学校里学葫芦丝,经常吹错被老师打手的事。老先生笑着和我说:“不怕不怕,这个东西比葫芦丝简单。我不打你的手,也不骂你。你要是学的话,我给你点小礼物。”小孩子对于未知的礼物总是充满好奇的,于是我连忙答应下来。只见老先生在柜子里翻找,然后递给我两颗泡泡糖和一辆小玩具车。我开心的收下了,并开启了我正式的学琴之路。每次去上课,老师总会给我泡一杯蜂蜜水。说是小孩吃蜂蜜能变聪明,所以每单我弹琴的时候总是感觉嘴里甜甜的。因为只有一张琴,每次都是老师示范完之后我又坐过去弹给他看,他觉得满意了之后再开始下一个内容。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终于缓慢地把基本指法学完了。老师说要开始教我弹曲子了。我始终记得我第一首学的曲子不是秋风词,也不是仙翁操,而是慨古吟。老师说这首曲子不但能弹而且能唱,学完之后对我的帮助会很大。老师在示范的时候其实很多我都听不太懂。他把词写下来时教我认字,教我读,我只觉得读起来非常顺口,如同我们学习的唐诗宋词一般。但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当时确实是不能理解的。老师也没有和我多说什么,只说我以后慢慢的会懂的。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学习了更多的曲子,韦编三绝、良宵引、春晓吟、归去来辞等等。那时候的时光真的很快乐,每天都期待着吃完晚饭之后去找老师学习。说是学习也不仅仅是学习,老师不但教我弹琴,还给我讲很多故事,说了很多他以前所见到的奇人异事。但每当说到老师的身世时,他都异常难过。特别是问到他的家人去哪里了,为什么不回家。老师深深的叹一口气,然后和我说:“人世间的变化太多太复杂,你今天在这里,但明天会去哪里,谁也说不准,后天还能不能再回到今天的这里就更说不准了。”当时只觉得这句话很是绕口令,听完之后只觉得没什么意思。现如今回想起来人生确实是有很多的无奈。老师常常和我说不能忘了根,不论以后找哪位老师学习都要时刻记得自己是九疑派的人,不论如何艰难都要坚持弹琴不要放弃。老师也时常和我讲他自己的学习经历。三九年到北京上学,经同窗的介绍参加了但是北京琴人组织的古琴雅集,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管平湖先生并向其讨教学习古琴。后来省吃俭用四处打零工,攒钱淘得了一张叫月露的好琴,据说此琴与杨时百先生的“松风”琴很像,老师便在琴的背面刻上了“春来鸣月露,秋至奏松风。”一句以作呼应。后来四三年老师的母亲病重,他便回到了故乡。几年之后母亲去世,他便去到了省会贵阳工作。五八年得知关仲航先生也到了贵州,便去拜访学习。六七年的时候因为政治原因,离开了贵阳去到了盘州避难。因为自己的身份问题惨遭批斗,而在北京所购的“月露”琴也被烧毁。七一年再次向西行进至曲靖,在那里认识了我的师兄师姐,李卫国先生与李琼英女士。师姐是师兄的亲妹妹,他们是老师在北京学习时故友的孩子。我虽未与这位师兄谋面过,但是听老师提起很多与他相关的事情。例如,对外说我老师是他的远房叔叔,刚好我这位师兄是当地革委会的领导,我的老师才得以逃过一劫。还有就是我这位师兄和老师一起尝试斫制古琴的故事。据说他们所做的第一张琴,因为实在找不到生漆,便直接将木材斫好之后抹了油漆,而琴弦则是用的尼龙丝线做成的。据我老师回忆说那张琴虽然做得丑,但是声音还是好听的。八三年我的老师来到了昆明,昆明毕竟是省会城市买东西相对要容易一些。后来老师一直弹奏的那张无名古琴便是当时在潘家湾市场买到的。起初老师与师兄还有书信联系,到后来老师寄出的信就再也没有收到回信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搬家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没能再联系上师兄。老师本想回曲靖一探究竟,但后来因为在采石场工作时受了伤腿脚不便,加之一时生活窘迫难以筹集路费,便打消了这一念头。零九年因为拆迁的原因,我们家提前搬离了那里。但走之前,我一直没有来得及跟老师告别。家里人也并不知道,我每天晚上吃完饭之后都去和老师学习古琴。几个月之后,因为家里要移栽当时院子里的苗木,我才得以跟着父母回到了家。我借口说想再看看这个村庄的一角一落,便离开了他们向老师的小屋奔去,结果敲了许久都没有人回应。一个路过的奶奶看我一直在敲门过来和我说:“别敲啦,里面那个老头前段时间走掉了(去世了)。”当时真的觉得世界都崩塌了。那奶奶继续说:“去的时候都没人发现。是后来房东去收房租的时候才发现人没的。最后把他那些东西卖了才把房租抵了。”从那时起我就很自责,要是我提前找时间和老师说我要搬走了,或者找机会回来看看老师,有可能就不会那样。而经过多方打听,我也未能知道老师究竟埋骨何处。老师所弹的那张琴究竟去向何方。但老师所教我的曲子,我仍然记忆犹新。他所弹奏的操弄,也犹在耳边。他赠送给我的手抄琴谱,我也奉若珍宝。图片由作者提供“这是当年老师留下来给我的手抄琴谱,也是唯一的资料了”
因着老师去世的原因,我学习古琴的机会便没有了。那时候的昆明城别说弹奏古琴,可能连知道古琴的人都屈指可数。更何况我并不在城里,而是在郊区。每当我手痒痒想弹奏古琴时,便把胶带缠在课桌上,有时候能用一根弦,弹奏平沙落雁,有时候又能缠上十根胶带,发明十弦琴。但无论如何尝试都再也发不出在老师的琴上弹出的那种美妙的声音了。再次能接触到古琴是因为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买了手机。当时因为互联网,又学习了很多与古琴相关的知识。也查到了我老师的老师管平湖先生、关仲航先生的相关信息。但当我将老师的名字输入查询时却并没有查到任何信息。想来我的老师确实也仅仅是当时的古琴爱好者之一,并非什么卓越的人物。虽然在我看来我的老师无人能及,但他可能确实是比不上很多专业琴家的。再到后来听到了许多网络上的古琴音乐,我十分激动终于又能听到这熟悉的悦耳的声音了。当时特别喜欢听龚一先生与成公亮先生的作品。只觉得和我所学习的不太一样,例如虽然都是归去来辞,但是感觉完全是两首曲子。后来才知道这是风格流派的差异。到了后来出现了网购,我便在网络上开始查询怎么能购买到古琴。但是因为价格昂贵,所以放弃了网购。于是跟家里谈条件说,要是期末考试能考年级第一名,就让妈妈给我买一张古琴。那个学期我努力学习,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到学习上了。虽然最后没有拿第一,但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妈妈非常开心,他说可以破例答应我的这个要求,便去帮我购买古琴,但哪知他买回来的却是一架古筝。因为这事儿我和他争论了许久,甚至还发生了矛盾。当时因为要补课的原因,我没能和妈妈一起去买。但又因为实在是太渴望了,便让妈妈快些去把琴买来。早上去上课之前再三的叮嘱妈妈是要买古琴。但我妈妈去到了西昌路购买古琴时乐器推销员和他说:“古琴这个东西弹的人少,声音还小,而且不好听。你不如买个古筝回去。古筝声音好听,学的人也多。孩子以后能靠这个比赛拿奖多好。”然后再经过他的一番拨弄,我妈妈就高高兴兴的买下了那架古筝。其实事后想想,我当时不应该那么不懂事。我的妈妈并不知道我与古琴有这么深的感情,不知道古琴对我到底有什么意义。对一个外行人来说,古筝的身形、声音确实比古琴好太多。从当时中国人的实用主义角度来看,同样的价格肯定买那个体型较大,看上去好看声音又好听的,所以这怎么能怪我妈妈呢。后来我便下定决心攒钱去买。那时候每天早上上学,妈妈都会给我五块钱吃早点。以前的我都会快快乐乐的把它花光,但在我下了那个决定之后,我每天只花五毛钱去买一个馒头。其他的四块五就留下来,存着去准备买琴。在几个月之后终于艰难的攒够了八百块钱在网上买了一张古琴。在收到古琴的那一刻我十分激动,仿佛是遇到了一位阔别已久的老朋友。虽然这张琴的声音不是那么的好听,且有着很刺鼻的味道,做工也非常的差。但是我仍然很满足,只因为他是一张古琴。拿到琴之后我便把它藏到床底下,每天晚上等父母睡着之后才敢偷偷的拿出来,放到腿上弹奏,睡前要是不弹一首都睡不着觉。因为实在是找不到老师,所以那段时间完全是自己成长的过程。我找出了老师留给我的琴谱。照着弹奏曾经学过的曲子,然后尝试摸没学过的曲子,像是渔樵问答这首曲子就是我后来根据回忆里老师弹奏的旋律并参照琴谱弹出来的。那段时间的我特别喜欢成公亮先生和龚一先生弹奏的古琴曲,便幻想着要是能考到上海或者是南京去找这两位先生学习就好了,于是高中的时候就努力奋发学习。可谁知一五年的时候看到了成公亮先生去世的消息,一时间非常失落。后来又多方打听,如何能考到上海音乐学院,但又因为自己的家境只得放弃了这个念想。那段时间犹如丢了魂一般浑浑噩噩的,学习也开始逐渐倒退。后来才逐渐振作起来。惊喜的是在高三填报志愿时,突然发现了南京艺术学院在云南招收文科生。对于没有参加艺考的我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虽然说成公亮先生已经去世了,但是我仍然非常的想去成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一探究竟,去寻找当年成先生在校园中可能留下的痕迹。说到这个真的是非常的巧,南京艺术学院在一八年之前从未在云南招收过文科生,而在一八年之后也没有招过了。仿佛那一年的招生就是专门为我而开的一样。虽然因为没有艺考的原因,我没能进入音乐学院,但是我积极的去音乐学院蹭课,和音乐系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去图书馆翻看大量关于古琴的资料文献,在学校中四处探索成先生的痕迹。以至于很多学其他学院的同学都以为我是音乐学院的。每当听着成功亮先生的作品走在学校里时,总会有一种时空交汇的感觉,仿佛成先生并没有离我们而去。我有时也会去古林公园放风筝,耳机里播放着成公亮先生的曲子。在图书馆翻阅古谱时我也会想,这本书也许就是成先生翻看过的。虽然在时间上我们错过了,但是我们在空间上交合了,并且我们通过古琴音乐交流了。当时刚进学校时南艺还没有古琴专业。我一度觉得非常惋惜,感叹后继无人。但我后来听说有一位叫魏圩的老师在教授古琴时,便很欣喜的前去打探了。在我大二上学期的时候,魏老师开设了古琴的公共任选课,我开心的报名了。但去上了两节课之后,却被教务通知,这节课要删掉。于是我便想私下找魏老师学习,但因为他工作繁忙且我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我又只能放弃了。在之后我学习古琴,便是因为遇到我现在的老师了。提起我与郭老师的相遇可谓是非常的奇妙的。我觉得这种相遇的方式没有十足的缘分是不可能的。那天因为体育课提前下课便在学校中闲逛,刚好看到音乐学院演奏厅有一场古琴的独奏会。当我看到海报的时候,音乐会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了,我便匆忙跑过去。进去的时候台上的人正在弹奏成公亮先生的水,这是袍修罗兰系列曲子里的一首,我对这些曲子印象很深。我当时听得很入迷,心想这个学姐肯定是成老师的学生吧,谈得这么好,真的太优秀了。在音乐会最后的时候,主持人说有一个特别的嘉宾,停云馆的郭思淼先生。我当时并不认识他,还以为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师哥,第一印象就是他很帅很帅。我特别记得他那时候弹奏了一个广陵散,我当时真的被惊艳到了。他弹奏的风格和我的启蒙老师王元清先生十分的相似。不同于刘凌然学姐的弹琴风格,那是一种与广陵派琴风不太一样的感觉。我听来十分的亲切而熟悉,当他演奏时我真的看呆了。感觉这个师兄好厉害,弹琴太稳了,不像一些古琴演奏家在弹奏古琴时,通过他们的肢体去表达他们的情感从而掩盖他们音乐上的无力。这个师兄虽然在弹奏广陵散,但是他坐的很稳,身体基本上没有晃动过,头以一种高傲的姿态注视着左手。与吴文光先生那种浑身都在表达情感的弹奏方法不同。他在弹奏时仅仅依靠他的双手便发出了扣人心弦的声音。当真是印证了古书里的一句话“急若繁星不乱缓若流水不绝。”仅仅一首曲子便让我深深的迷恋上了这个帅气的男人,使之成为了我的偶像。本来想趁音乐会结束之后去要个合影和联系方式,但等了许久仍不见人出来。又因为之后还有专业课,便只能失望的离开了。为此我曾无数次的后悔当时应该勇敢一点的,演奏会结束就马上冲到后台。但我实在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难以做出这么奔放的事情,演奏会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大约一周之后,我们专业一位姓肖的老师正在给我们上时尚产品的课程。当我提着琴箱回宿舍时,正在下楼的肖老师忽然走过来问我这个是不是古琴。我当时很欣喜的问肖老师:“老师也弹琴呀!”肖老师说是的,学了一段时间了。老师又问我在和谁学琴。我就说自己瞎弄的,没有在和谁学。于是肖老师就说要给我介绍一个很厉害的老师。我当时虽然很害怕老师收费比较贵,但是因为肖老师说很厉害,于是打算还是去看看。到了周五早上肖老师便开车载我一同去学习了,说是让我去旁听一节课。进门的一瞬间,我瞬时惊呆了。这位老师不正是我前几天在音乐会上所见到的那位吗。我当时内心欣喜若狂,暗暗决定,无论怎么样也不管他收多么高的课费,我都要学定了。当时老师让我弹奏一首曲子。我因为十分紧张,磕磕巴巴的弹了一首良宵引。老师让我手放松些,不要紧张。但毕竟是在偶像面前弹琴,哪能不紧张呢。之后便加了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