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古琴不古记巫娜老师南京博物院古琴音乐

来源:古琴 时间:2024/9/15

6月8日,端午假期的第二天,也是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于这样一个雅致的日子,巫娜老师在南京博物院非遗剧场举办了一场古琴音乐会。更恰切地说,这是一场关于古琴的对话,巫娜老师用琴表达自己想说的所有,台下的听众凝神静气闭目聆听,内心因琴音升起不同的声音,或许是安定或许是震颤或许是喜悦。是什么,没有要求,亦没有标准答案,正如巫娜老师的即兴表演,那是当下人与琴自然而然的互动,你所感受到的就是最好的。

即兴表演之后,巫娜老师与观众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每一个问题,巫娜老师都极坦诚极认真地回答,这样的对话,对每个在场的人来说,是享受音乐盛宴之后的又一场精神洗礼。关于古琴文化,关于学习古琴,关于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融,都能在巫娜老师的解答中得到启迪与帮助。

这是我第一次听巫娜老师的音乐会,入场之前,师姐们都拍拍我的肩说:“好好感受老师现场的魅力,那股气场很强大。”直到开场,我才知道这是即兴表演,与我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不同于大众熟知的传统曲目演奏,即兴表演不再单单是弹琴,而是艺术家的内心表达,这需要深厚的技法功底,更需要内在的感悟与沉淀。习惯了条条框框的我们,习惯于对文字、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做注解的我们,面对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就如同回归山林,放下所有前提与目的,只是凭直觉与感知游走。

遇到小溪,就用手感受下清凉的溪水;看到野花,就停下来观察它的花瓣与花蕊;听到鸟鸣,就停下来闭上眼睛侧耳倾听……

巫娜老师曾说“古琴不是工具,是古琴艺术家身体的一部分,古琴是内心存在,是心之花,是法则明快的茶园,是标新立异的苗圃,不是手指嫌贫爱富丢盔弃甲的竞技场。”我想,只要在现场感受老师的即兴表演,你也能深刻体会到这样的自在与纯粹。

有几组对话,很有意思,靠记忆分享一下主要内容,如有遗漏请见谅。也许这里面也有你内心的疑惑。

观众A:

巫娜老师你好,我带着孩子来听音乐会,可是他睡着了。我知道您9岁就开始学古琴,请问小孩子喜欢节奏感强烈的音乐,该如何让他能静下来学古琴?

巫娜老师:

其实我在25岁前,无论听什么音乐会也都会睡着(笑)。没关系,他在音乐中睡着不也是很幸福的么?音乐是活的,边听边睡就好,不必刻意地培训,带他成长,他会有自然的选择。在无形中,他还是被音乐熏陶着,这颗种子已然被种下了。我也是这样,我与南京有很深的缘分,是因为很多年前听到了一张年发行的专辑《中国梦》,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即兴演奏,其中有成公亮老师即兴古琴表演。当时我很震撼,发现原来古琴的声音可以如此好听,一颗小小的种子就在我心里种下了。之后每次来南京,我都会和成公亮老师喝喝茶,与他的交谈让我至今难忘,我很感谢他也很怀念他。他和各种艺术家的合作给我种下了一颗种子——当我听到那张专辑的时候,我就明白,我要做那样的音乐,一个人的即兴正是我这些年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所以,孩子们喜欢节奏感强烈的音乐,这很正常,你就带他多到音乐会现场去,即使他都睡着了,但也是在被影响着感染着,也许20岁也许30岁也许50岁,终有一天他会突然发现古琴的美妙,会懂得享受。

观众B:

巫娜老师,我是一名终身缦客,习琴需要安定,但总会有心绪烦乱的时候,想问问您学琴时是否也会这样,该怎么处理?

巫娜老师:

我只想说“何苦为难自己”。如果你真的此时心安定不下来,就不要勉强自己,也不用非要练够多长时间。你就坐在琴前,哪怕5分钟,只是练习勾的指法,听声音响起、落下,感受一个完整的过程,也很好。其实,你能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够安定,就说明对自己有所察觉,这是好事。我们习琴也是为了找回对生活,对内心的觉察力,慢慢来,你练到后面会更多体会的。和琴在一起就好。

观众C:

巫娜老师,我是古琴音乐的爱好者,但现代人大多会觉得古琴是一种缓慢、古老的文化,您在古琴这种传统文化走近现代文化上做过哪些努力?感觉如何?

巫娜老师:

我做过许多努力和尝试,说实话,成功率并不高。古琴与其他乐器相比,仍旧是小众的。但它也是历史最久的,那为何在几千年文化变迁里,古琴能存留下来,而且有丰富的文字记载和琴谱,必然有它内在的原因。年-年,我用了十年时间都在国外做多样化的尝试,与爵士乐、电子音乐、摇滚乐等等现代音乐合作,去碰撞去观察去体会。现在,我依旧回归古琴本身,更多地是一个人在台上表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