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体制度主要包括古琴的琴式、琴体尺寸和形制等,不仅影响到琴体外形的艺术性,也会对琴体结构和琴声特征产生影响。
(一)琴式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琴式达上百种之多,但传世实物中较常见的琴式只有十五六种。在统计的有明确年代的张历代古琴实物中,仲尼式最多,有张,比例超过75%,其他如伏羲式、连珠式、落霞式、蕉叶式也较常见。仲尼式、伏羲式、神农式、凤势式、连珠式、落霞式等琴式时代延续较好。不同的琴式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技术方面讲也各有其不同的振动发声特点。
实物中的主要琴式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简单分为两类:第一类,有明显的琴项和琴腰,如伏羲式、连珠式、仲尼式、列子式等。这一类还可以再细分为两种——第一种形制较圆润,如伏羲式和连珠式等;第二种形制较方正,如仲尼式和列子式等,而实物中第一种琴式的琴体要较第二种更长、更宽、更厚。第二类则无明显的琴项和琴腰,如蕉叶式、落霞式等。
(二)琴体尺寸
实物中琴体的尺寸并不一致,从平均值来看,唐代:通长约.8、大多在.0至.0厘米之间,隐间约.3、大多在.0至.5厘米之间,肩宽20.2、大多在19.0至22.0厘米之间,尾宽约14.1、大多在13.4至15.0厘米之间,最大厚度约5.3、大多在5.2至5.6厘米之间。宋代:通长约.1、大多在.4至.7厘米之间,隐间约.7、大多在.1至.7厘米之间,肩宽约20.0、大多在18.5至23.0厘米之间,尾宽约14.0、大多在13.0至16.5厘米之间,最大厚度约5.4、大多在5.0至5.7厘米之间。元代:通长约.0、大多在.4至.4厘米之间,隐间约.0、大多在.0至.3厘米之间,肩宽约19.7、大多在19.1至20.0厘米之间,尾宽约14.1、大多在13.7至15.1厘米之间,最大厚度约5.2大多在5.0至5.5厘米之间。明代:通长约.8、大多在.0至.1厘米之间,隐间约.3、大多在.0至.0厘米之间,肩宽约19.4、大多在17.5至22.0厘米之间,尾宽约13.8、大多在12.0至15.5厘米之间,最大厚度约5.2、大多在4.2至6.7厘米之间。清代:通长约.5、大多在.8至.3厘米之间,隐间约.7、大多在.0至.3厘米之间,肩宽约18.8、大多在16.9至20.2厘米之间,尾宽约13.4、大多在12.0至14.5厘米之间,最大厚度约5.3、大多在4.2至5.9厘米之间。实物中,琴体的尺寸自唐宋以后通长逐渐变短、宽度逐渐变窄,但琴体厚度基本都在5.3厘米左右,整体来说变化不大,这表明琴体的形制有逐渐变短、变窄、变圆的趋势。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琴体尺寸大多都不一致,并且各个时代的尺寸长度也不相同,但古代文献中已经提到琴体的尺寸大小会对琴体发声特点产生影响,如《碧落子斫琴法》指出:“大意格定尺寸为以调谐为本,音若清畅为得矣,不必执定尺寸,按抱样式而求精”“近代所效古制微短,其音促而声细。”
(三)琴体形制
综合实物和文献,从外形看一般琴体呈扁长条形,最宽、最厚处一般在琴肩附近,向琴头和琴尾两端逐渐变窄、减薄;琴面中部微微隆起,向两侧逐渐减薄呈圆弧状,琴体最厚处隆起较高、两端隆起较低,弦内部分弧度较小、较平,弦外部分弧度增大,自琴肩附近至岳山一般都有低头设置,弦内自低头始处至龙龈纵向呈平直状;琴底形制多与琴面类似,只是隆起幅度较小,也有一些实物的底面较平,多数实物的底板在尾部内收,长度稍短于面板的长度;琴足大多都设置在九徽与十徽中间。上述第一类琴式的琴肩多设置在三徽附近,琴腰多开在八徽至十一徽之间。从实物来看,各时代古琴的特点也有差异,如唐代古琴多阔大厚重、项部和腰部的边棱多做圆处理;宋代以后的古琴多较扁平、项部和腰部不做处理。
一般来说:琴体越长、越薄、越窄,琴项和琴腰越长、越窄、越薄,则琴体及相关部位的固有频率越低、越容易振动;琴肩位置越靠上,大槽腹的空间越大、槽腹内空气的固有频率越低;琴腰和琴足的位置越往上,大槽腹的空间越小、槽腹内空气的固有频率越高,小槽腹的空间越大、槽腹内空气的固有频率越低,琴尾越长固有频率越低,越往下则相反,琴腰在八徽至十一徽、琴足在九徽与十徽中间更利于两侧琴体的振动平衡;音板表面的弧度越大,音板的固有频率越高、发音质量越;琴项和琴腰明显、琴头和琴尾宽厚相当,则琴体的固有频率较低,对各频段声音的响应较均匀、较容易振动。
唐宋以后,琴体发声的特点有逐渐倾向坚清的趋势。上述第一类琴式的发声性能较好,特别是仲尼式的发声性能要较其他琴式更好。第一类琴式的第一种和第二类琴式由于增大了槽腹的空间,能更好地响应较低频率的声音,也就是说这样的琴体更适于发出频率较低的声音,而第一类第二种琴式更适合发出频率较高的声音,这与古人追求苍古和清脆两种传统的古琴发声风格相一致。
连珠式(飞泉琴,唐代,故宫博物院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