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文汇报
以年5月2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标志,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走过近20年的历程。国家文旅部非遗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马盛德从国家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之初即参与其中,这些年间,他既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同行者,更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者和引领者,亲身参与了古琴艺术、热贡艺术、二十四节气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见证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等。7月2日,在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举办的首场讲座上,马盛德分享了自己从事非遗保护工作20多年的经历,带领观众去认识昆曲、古琴、二十四节气等非遗名录的保护实践。
在马盛德看来,非遗保护应该强化三个意识,一是要以人为本,强化人的核心地位;二是要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三是要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而非停留在过去,非遗保护是“文化复兴”而非“复古”。
▲原国家文旅部非遗司副司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马盛德在讲座现场。
非遗的保护核心是人而不是物
年2月,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老寨失火,得知消息的马盛德首先关心的是有无人员伤亡。翁丁村是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原生态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翁丁村的“佤族木鼓舞”和“司岗里传说”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大火造成的文化损失让许多人痛心疾首。确认村民们,尤其是寨子里的非遗传承人们都安好后,马盛德才放下心来。这把大火虽然使当地的非遗失去了它们赖以生存的原生环境,好在非遗是以人为载体的,只要人还在,非遗就不会消失。
“我们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非遗里的‘青山’就是一代代的传承人,只要他们活着,文化就不会中断。”马盛德说。年,马盛德参与推动了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他回忆当时申报的名称是古琴艺术,而非古琴乐器,古琴艺术不仅包含了乐器本身,也包含了古琴的制作、演奏技艺、传统记谱方式、演奏仪式,营造的相应环境以及音乐与人产生的情感交流、审美愉悦等非物质文化,“经验、知识、技艺”等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要素,人正是这些要素的承载者。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了“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古琴音乐会”,让现代琴家演奏其馆藏的唐代古琴,这些古琴大多品质优异、品相完好,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被珍藏在展柜与库房之中,少有张弦与弹奏的机会,直到琴家们再次弹奏,才让这些千年古琴重焕新声。“是当代琴家们的高超技艺让这些古琴‘醒’了过来。即便古琴这一乐器没法永久保存,只要有琴家在,古琴这门艺术就不会中断。非遗的保护核心是人和人所掌握的技艺,而非器物本身。”马盛德说。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马盛德强调了定义中“世代相传”和“再创造”等概念,阐明非遗的活态性传承。“我们现在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要有三代以上相传的文化积淀,约年的历史。”马盛德说,“非遗传承的主体是人,遗产正是靠活着的人代代相传,才能存续成百上千年,不断延续其生命力。”世代传承中的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已经成了非遗最普遍的传承模式,如传统戏曲、舞蹈、音乐等艺术,常靠人与人之间的心传口授、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等,让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独特的艺术韵味、风格”被后人体悟内化,非遗也在不同代际、不同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调试、创新,迸发出人类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群体或个人在适应生活环境过程中,不断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新的创造。再创造概念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