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东方卫视在文化类节目上动作频频。
从9月17日至10月1日,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一共推出四档海派特色突出、城市特质彰显、内涵价值丰富、感知识别度高的文化类节目,形成了一波「海派创新文化节目潮」。
昨天,又一档文化类节目上线——
《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
这是一档以魏晋、唐、宋的诗词文章作为围读主题的特别节目,一共3期。
1号用以「新」传「文」、以「文」塑「娱」、以「娱」彰「城」,来概括这档节目的价值输出。
以「新」传「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如何让这些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中,不但不被蒙尘,还能熠熠生辉,是需要创造性地转化、创造性地发展、创造性地传承的。
因此,文化类节目的「核」,应当是传统的;但是,文化类节目的「表」,应当是创新的。
1号之所以很欣赏《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就在于,它用了非常多创新性的形式,把文化的内核徐徐铺展、娓娓道来——
它结合了单人的「读」、双人或三人的「演」以及众人的「评」,将传统诗词的「吟诵」与现代戏剧的「围读」相融合,由此,仿佛做了一个古代与现代交融,有一种古意与新潮的碰撞之妙。
以首期《魏晋风骨》专场为例,节目依「诫」、「别」、「绝」、「往」四个主题词被划分为四个篇章,比如在第一章「诫」中,先是濮存昕与刘佩琦分别诵读陶渊明、诸葛亮的经典篇章《责子》、《出师表》——这是「读」;
接着,濮存昕与刘佩琦分别带入到文字中的人物角色,扮演起育有五子的陶渊明与育有「三子」(称刘禅为第三子)的诸葛亮,两位跨时空的父亲进行交流——这是「演」;
最后,回到另一场景,表演嘉宾与文化嘉宾聊起了刚刚濮存昕与刘佩琦读与演的这一段,于丹说道,虽然都是家诫体的文学,但是,一个是臣对君的规劝,一个则是父对子的道歉——这是「评」。
先有原文,让观众能够品茗原汁原味的经典古韵;后有演绎,通过更加白话、感性的表演,让观众情境式地理解文学意译;再有发散,通过表演嘉宾与文化嘉宾交流,带出更多文学背后的知识点、信息量。由此,让观众一层一层地、循序渐进地,透过电视大屏,吃透文学经典。
值得一提的是,1号发现了《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其实有两种打开方式——
既可以「伴随式地听」,因为它有极强的音乐性,这个音乐性包括了文字本身的音乐性、诵读创造的音乐性、现场伴奏的音乐性,它的声音愉悦感非常强,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声音产品」。
又可以「专注式地看」,因为节目的知识密度不低,比如,在诵读环节中,原文下面还配了白话文的翻译,比如,节目插入的画面多选用传世名画。所以,画面上又有非常多细节性的知识点。
因此,这是一档非常适合客厅场景的文化类节目,当观众忙时,伴随式地听,能够听到一种感官性的愉悦感;观众投入时,专注式地看,能够收获很多巧思精心植入的知识点。
而这两种「打开方式」的精心准备,就是一种理解了现代人新的媒介接触习惯,所改良的适配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播的新样态。
以「文」塑「娱」
这样一档节目,也在重塑文娱美学的标准。
大而美,需要浓妆;小而美,赢在气质。
《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之所以可以做到「小而美」,就是胜在「腹有诗书气自华」,做足了文化节目的「气质之美」。
节目首先定下了一个整体古朴风、书卷色的美学基调——
场景上,两个主场景都是既简单朴素又有中国古风之美:
「读」与「演」的第一场景,是偏「写意」之美的。整体舞台风格仿中国古画,线条极简、色块分明,背景是卷轴画式的古色屏幕,前景是仿山水画又像山、又像水、又像云的舞台轮廓,除了几位人物,其余都是留白,舞台灯光集中于舞台中央,其余都是黑景。不多增一笔,不多增一色,恰是还原了中国美学「增之一分嫌多,减之一分嫌少」的分寸感。
「评」的第二场景,则是偏「写实」之美的。一把古董长桌,六把雕花木椅,几盏清茶淡酒,节目组把文人雅士们坐而论道的场景搬上大屏。虽是写实,但也克制,不用明晃晃的灯光,而是三分仿古七分现代地在后景准备了四盏圆形灯光,其余仍是大块黑景,像是古时文人秉烛夜谈,又有几分现代设计的审美优化。
视觉上,除了场景带来的视觉,其他画面,一律从古:
既有融入中国书法的元素,作为每个篇章的转场;
亦有融入中国古画的元素,作为节目重要的视觉组成部分。
所以,这甚至超出了「文学类」的文化节目,你还会因为这档节目,涉猎「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比如,在第一章诵读诸葛亮的诗篇时,配以明代画卷《出处图》,在第四章诵读蔡文姬的诗篇时,配以明代画卷《胡笳十八拍图》《文姬归汉图》。
在听觉上,诵读场景融入了各种现场乐器的同台伴奏:
包括了东亚的琵琶、非洲的鼓、日本的尺八、中国洞箫与古琴、西方长笛与大提琴等,呈现具有中国风和世界风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乐器的融入,不仅为了提高节目的音乐性审美,它还服务于诗篇的文学性、人物的适配性,它是有设计感的,将乐器与诗篇与人物,进行了有设计的连接。
以第一期为例,第一期的主乐器是东方的古琴与西方的大提琴。
在同一场景中,刘佩琦的诸葛亮配以大提琴,而濮存昕的陶渊明配以古琴,因为大提琴低沉的音色更符合诸葛亮忧虑天下的品格,而古琴悠远的音色更符合陶渊明田园诗人的定位;
曹操配以大提琴,而蔡文姬用古琴,因为大提琴的浑厚相对更贴近男性,古琴的清扬相对更贴近女性。
所以,透过《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我们可以生动地认知到:
小成本不代表低品位。
恰恰相反,它可以在克制中、在分寸中,做到很高级,精致而不铺张。这恰恰是我们需要倡导的以文塑娱的新电视美学。
而这样被重塑美学的文娱节目,也给人带来一种很静心、很治愈的审美体验,在看多了浮躁之风的节目之后,它有一种返璞归真之感。
以「娱」彰「城」
相信大家都意识到了,地方与媒体正在形成越来越紧密的连接。
媒体传播了一个地方的形象,地方赋能了一个媒体的文化背景。
这种「相互作用力」,在东方卫视与上海间,表现得异常紧密。
首先,这样一档节目,本身就是在塑造上海的文学品格。
过往,我们对上海的城市品牌印象,更多集中于「时尚」、「经济」,但是通过《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这样高品质的、文学性的节目,通过全国全域传播,大家也会丰富起对上海城市属性的多样性,尤其节目做得越好、经典理解得越深,人们越能感受到上海是一座文学品味越高的城市。
孤木不成林。只有一档优质文学节目,不如一条优质文学线节目带,来得更有品牌穿透力。
《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由五粮液集团、南方周末旗下视频品牌南瓜视业共同打造,共三集,东方卫视选择周五黄金时段播出,可以理解为一种「试播」尝试,在此基础上,东方卫视推出更加大型的实景创意围读古今文学经典节目《斯文江南》、课本+代际沟通综合类真人秀《出发吧!语文书》等全新品类的「文学线节目带」,进一步强化上海与文学之间的形象连接。
由此,通过一系列的类型化节目,会有越来越多的文学领域的资源、人才、项目,向上海聚集,这也就是地方媒体的力量,能够成为一个城市发布英雄帖的窗口,释放求贤信号。
独林不成森。只有文学,也不能称之为一个「文化强市」。
因此,为了全面服务于上海文化软实力提升,在「文学线节目带」之外,东方卫视还全面储备了各种类型的文化节目:
比如,大型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上海旅游节「建筑可阅读」十二时辰全媒体大直播》和《文明探源看东方·何以中国》,中秋主题晚会《朤月东方——中秋梦幻夜》,实景海派喜剧《石库门的笑声》,呈现上海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的《下一站》,以「微纪录片」讲述上海博物馆宝藏的《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
这其中,有晚会,有综艺,有纪录片,有直播特别节目,各种形式节目都在进行文化融入、文化创新。
也通过这样一副内容的集体面貌,更全面地展现东方卫视与上海之间的文化缔结。
1号结语
以「新」传「文」、以「文」塑「娱」、以「娱」彰「城」,层层递进,传承了文化、重塑了文娱、彰显了城市,进行了一次创新与传统、文化与娱乐、城市与媒体的交相呼应。
而能达到这样一种关系递进,离不开深厚的内功。
我们能明显发现,今时今日东方卫视的文化类节目,比起多年之前,好看的非常多,不管是模式上的精妙,还是视听上的审美,亦或是传播上的周到。
恰恰是这些年东方卫视整体内容制作能力的提升,才为这一波「海派创新文化节目潮」的到来,储备了充足的能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