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上古十大名琴高山流水遇知音,传世古琴会珍

来源:古琴 时间:2022/8/9

上古十大名琴之1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

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

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现藏|遗失

上古十大名琴之2绕梁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

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一位叫韩娥的女子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

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现藏|疑似毁坏

上古十大名琴之3绿绮

绿绮,古琴样式。一说为古琴别称。

传闻汉代司马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司马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

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后有成语-红拂绿绮-指能于流俗中识名士,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古代奇女子。

现藏|遗失

上古十大名琴之4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后遂用“焦尾琴,焦尾,焦桐,焦琴”等指美琴,或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未被赏识的宝器;

用“桐尾焦,桐爨,爨下桐,爨下残,爨下余,良才入爨”写良才不得其用,或比喻遭受摧残,幸免于难。

现藏|遗失

上古十大名琴之5春雷

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制琴世家雷威所作。

明代清秘藏记之曰:

传世唐琴极珍罕,此琴虽然纳音、双足、岳山、琴尾等处曾经后人修补,但琴身造形饱满,有唐琴之当代琴家试弹,称此琴音韵沈厚清越,兼得唐琴之美。此琴于民国时,曾经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家收藏。

此琴于民国时,曾经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家收藏。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古十大名琴之6九霄环佩

九霄环佩琴形制浑厚,作圆首与内收双连弧形腰,相传为“伏羲式”,比明刻本《古琴图式》多一内收弧形。

琴以梧桐作面,杉木为底,通体髹紫漆,多处跦漆修补,发小蛇腹断纹,纯鹿角灰胎显现于磨平之断纹处,鹿角灰胎下用葛布为底。

琴通长.5厘米,肩宽21厘米,尾宽15.5厘米,厚5.4厘米,底厚1.5厘米。

龙均作扁圆形,贴格为一条桐木薄片接口于右侧当中。

腹内纳音微隆起,当地沼处复凹下呈圆底沟状,深度约2厘米,宽3厘米,通贯于纳音的始终。

这张琴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形制极浑厚古朴,自清末以来即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视为“鼎鼎唐物”和“仙品”。

因为它在传世唐琴中最为独特,最为古老,声音更是完美尽善,所以成为举国知名的瑰宝。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古十大名琴之7大圣遗音

“大圣遗音”古琴是传世唐代古琴中最为完好的一件。

此琴腹内池的两侧有朱漆隶书款“至德丙申”四字,表明此琴制于唐肃宗至德元年,即公元年,应为安史之乱之后的作品。

四字款表明这是一件宫廷用物。此琴为神农式样,以桐木斫成,漆栗壳色漆,间有黑色,并在某些部位有朱漆修补。

胎质为鹿角灰胎,漆面发蛇腹断,某些地方出牛毛纹断,金徽。

琴面如弓,背面有圆形龙池和长圆凤沼,琴腹音箱略微隆起。

龙池上方刻有草书四字“大圣遗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古十大名琴之8独幽

独幽琴”造于晚唐,琴式为“凤嗉式”,通长.4公分、琴额宽20公分、琴尾宽15公分,因为制作相当标准而被视为鉴定唐琴的三大标准器之一。

琴面黑红相间漆,梅花断纹与蛇腹断纹交织,背面牛毛断纹。

龙池上方刻“独幽”,池内有“太和丁未”四字(即唐文宗元年,公元年)。琴尾有李静题款。

此琴于明末清初为我国著名思想家王船山所用,民国时由已故湖南琴家李静珍藏。琴身显现5种断纹,尤其是罕见的“梅花断”,显示出这把古琴悠久的历史。

虽然经历多年岁月洗礼,依然可以弹奏出动人音乐。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上古十大名琴之9太古遗音

太古遗音琴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件藏品,唐初贞观年间斫制,长cm,额宽22cm,尾宽14cm,师旷式。

原黑漆,大流水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行书太古遗音,池下刻篆书清和印,左侧刻吴景略重修甲子中秋。

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

曾由已故山东琴家詹澄秋珍藏,是由其弟子高松如先生20世纪30年代以50大洋购得。

现藏|中央音乐学院

上古十大名琴之10奔雷

“奔雷”琴,南宋,通长.6厘米,隐间.2厘米,额宽18.5厘米,肩宽20厘米,尾宽15.6厘米,厚5.2厘米。

“奔雷”琴,仲尼式,桐木斫,通体黑漆,紫漆修补。

鹿角灰胎薄而坚,小蛇腹间牛毛断。长方池沼,蚌徽,牛角足,象牙轸,紫檀岳尾。

亦是耸肩之琴,唯项逐渐坡下,是以耸而不觉其狭。

亦非常例,尤怪者无凤舌。琴为天津琴家宋镜涵旧藏。

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古篆琴名“奔雷”,池旁宋镜涵题诗二首:“南北东西几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无意欣相遇,宿愿多年始得酬。”

“久经风鹤不堪嗟,一抚奔雷兴倍赊。三十年来成伴侣,怡情养性不离他。”池下刻朱宝成跋一则并小印二。

朱宝成跋:“周密《视听抄》列举北方名琴十七床,内一则云‘奔雷樊泽民琴,当第一。’老友宋君镜涵三十年前得之,时时抚弄未尝相离,今年八十岁,为琴赋二诗,余喜而镌之,以志雪爪云尔。

天峰居士朱宝成。”小印镌“朱”、“宝成”三字。跋文右侧刻“夏历岁次己亥正月十五日”,左侧刻“公元一九五九年时年六十有四”。

现藏|藏故宫博物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