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中国文人的音乐语言,它有年的历史,陆续积累下来约首曲目。
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我们一直认为它是中国最古老、最成熟的活着的音乐。
古琴不但是一种音乐,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是一种“道”。
所谓“琴道“,就是学琴、弹琴的人,通过古琴的演奏去了解这个世界。
古琴面圆底平,象征天圆地方。琴长3尺6寸6,象征一年有天。
古琴上有13个用贝壳做的叫“徽”的圆点,就是音阶,它代表一年有12个月加1个闰月。
通过这些东西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弹奏古琴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跟自然沟通,跟古人对话,琴是弹给自己听的。
年,美国发射了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上面带了一张金唱片,里面收录了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音乐和声音。
其中收录的中国音乐就是古琴曲《流水》。
这里有个小插曲,当时美国希望征集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周文中教授就说,古琴是中国最早的音乐,代表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而且《流水》这个曲子代表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意。
最终,这张金唱片上,保存了完整的7分钟的流水版本。
古琴在年被列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琴和昆曲一样,之所以成为最早列入世界级非遗项目,是因为,古琴不仅是音乐,而且更多承载的是文人的涵养,这是区别于其他传统音乐形式的。
古琴艺术的传承不仅表现在琴派、琴史、琴人、琴谱、琴曲等演奏艺术上,还表现在古琴制作上。
照片上的这张古琴源于唐代,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距今已有年,但还能弹出那种高、古、松、透的声音。
通过这样一个乐器,我们今天还能触摸到古人的文化脉搏。
“那么怎样去做一张传世的好琴呢?
首先,材料要好。
所谓“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这句话是古人说的,意思是要用年代久远的材料,容易产生好的音色。
我小的时候,扬州曾经出土“汉代广陵王墓”。我曾托人找来部分材料制作古琴,可惜音色并不如意。
因为木头在墓道里闷了年,可能木材的纤维、肌理都发生很大的改变。
因此,并不能发出特别有光彩的声音。
那么,什么样的木头是好的呢?
老房子!
既不要风吹雨淋,但也最好在自然通风的环境下。
长江流域有一些,包括扬州大盐商的家,还有闽江流域、福建地区等。
一般,老房子的房梁的材料均为比较柔软的老杉木做成,适合做古琴的面板。
而柱子的材料往往是比较硬的是梓木,适合做古琴的底板。
底板硬,可以反射声音,面板软,有利于振动发声。
我相信,任何一门艺术从一开始的学习,到最终的发展当中,肯定要经历所谓的“技、艺、术、法、道“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的方向和内容是逐步发展的。
一开始,你可能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