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辽宁省博物馆筹备的“清音悠远——古琴文化展”于5·18国际博物馆这天隆重开幕,国宝级文物唐代伏羲式九霄环佩琴将在展览中惊艳亮相。
唐代伏羲式九霄环佩琴古琴,又称瑶琴、玉琴和七弦琴,它的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琴的历史悠久,它的出现与中华文明上古时期的帝王有关,文献《琴操》中就有“伏羲作琴”的记载,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古琴由炎帝神农氏所创。
无论最初的古琴出自哪位帝王之手,它的创制都开启了中华礼乐的精彩华章。尤其到了周代,古琴除了用于祭祀、朝会、典礼等重大场合的贵族雅乐外,在民间也成了一种非常普遍且受百姓喜爱的乐器。这一点在《诗经》等典籍中的记述中可见一斑。年,在湖北枣阳郭家庙的考古发掘工程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了迄今最早的古琴实物,专家推测其为曾国文物,年代为春秋早期,距今年左右。
湖北枣阳郭家庙出土的古琴在我国的魏晋时期,曾有七位著名的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七贤”之一的嵇康工诗善文,才华横溢,尤其精通音律,一曲《广陵散》更是让他名噪天下,而用来演奏的《广陵散》的,正是我国的传统拨弦乐器——古琴。
竹林七贤·嵇康抚琴唐宋时期是古琴的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宋代,可谓是琴的时代。从太宗皇帝开始,各代帝王皆好古琴。君王的青睐,也使得古琴在士大夫中极为盛行,他们以琴自娱,弹琴、藏琴、鉴琴等雅事蔚然成风,推动古琴的发展达到高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下有五行,世上有五音。一张古琴,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古琴的造型优美,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着一年中的三百六十五天;琴面线条圆润流畅,琴底线条平直整齐,这种造型暗合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整张琴分为头、颈、肩、腰、尾、足等部位。根据琴体的颈、腰形制的不同而进行区分,古琴可以分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师旷式、钟离式等多种样式。
古琴无论什么样式的琴,最关键的部位是它的槽腹结构,也就是整个琴体的共鸣腔结构。一张琴有一大一小两个共鸣腔,分别称为“龙池”和“凤沼”。槽腹结构的大小、比例和造型,关系到这两个共鸣腔的频率和相互音程关系等,会对古琴的音量、音质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古琴上的“龙池”和“凤沼”琴的面板上还嵌有十三个大小不尽相同的圆点,这些圆点称为“徽”,用来标记弦的泛音振动节点。十三个琴徽象征着十二个月,而居中最大的琴徽则象征着闰月。琴徽下方,从外向内由粗及细有七根弦。最初琴只有五根弦,内合“金、木、水、火、土”五行,外合“宫、商、角、徵、羽”五音,后来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增加“文、武”二弦,初步形成了古琴的基本形制,一直流传至今。
古琴结构图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其中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分别象征着天、地、人之和合。一般人听琴乐都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说明“静”是琴音的最大特点,因此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
古琴在中国的历史上灿若星辰,其中最负盛名的四张琴,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它们被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号钟”声音洪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其悲凉之声曾令闻者泪流不止。“绕梁”琴如其名,取“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义,因其余音袅袅而得名。庄王为此琴着迷,以致七日不理朝政,后来庄王经王妃樊姬劝说,忍痛捶毁,从此一代名琴绝响。
绿绮概念图“绿绮”则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张琴。司马相如才华横溢,诗赋气韵非凡,曾为梁王作《如玉赋》,深得梁王喜爱,梁王就以自己收藏的一张好琴作为回赠。这张琴正是后来的传世名琴“绿绮”。司马相如得此名琴,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更使得“绿绮”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焦尾”出自东汉著名音乐家蔡邕之手。蔡邕曾在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的梧桐木,他凭经验断定这是一块绝好琴材,便将它制成了一张七弦琴,奏之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为它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其绝妙的音色而闻名四海,直到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这张“焦尾”琴。
古琴这种流传百世的拨弦乐器,在历朝历代文人雅士、音律高人的手中,演奏出穿越千古的名曲,无论是《渔樵问答》、《平沙落雁》,还是《阳春白雪》、《醉渔唱晚》,其深沉旷远、宛如天籁的音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除了琴乐,还有与琴合一的文人风骨,同样引得无数后人学习和敬仰。竹林贤士嵇康,为人一身正气,疾恶如仇,最终被奸人构陷,惹上杀身之祸,行刑前仍无所畏惧,索琴而奏,从此广陵绝响。而另一位贤士阮籍,不屑与当时的权贵同流合污,每天故意喝得酩酊大醉,来拒绝对方的提亲之请,后来,创作出著名的古琴曲——《酒狂》。
古琴的制作工艺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重器”,一张琴从原材到制成,要经过选材、制胚、灰胎、髹漆、擦漆、推光、装雁足、安琴弦、调音等至少十几个步骤上百道工序,可见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这要求斫琴师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如今,中国古琴的制作工艺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浸润了年之久的古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更是一种充分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一种代表着中式审美和精神追求的物化载体,凝结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智慧。斫琴师们传承着先辈流传下来的古琴制作工艺,恪守着一道道传统工序,才让传统手工古琴得以传承至今,让世人领略到穿越千古的旷远悠扬之美。#国际博物馆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