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古琴简说整理

来源:古琴 时间:2023/9/10
古琴,又名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今有别于时下之诸多琴器,谓之“古琴”。古之文人士大夫,崇擅琴棋书画之技以自娱,而琴艺,尤居四艺之首,有着“君子无故不去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备受尊崇,可说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古琴起源,有伏羲斫琴一说。伏羲见凤来仪,栖息于梧桐,于是伐桐为琴,故琴也被认为是依凤形而制。出于对古琴的喜爱和推崇,古人将天地间美好事物和古琴发生联想,加入了一些拟人化的称谓和神圣动物的名称,如:额、颈、肩、腰、龙池、凤沼、龙龈、雁足等,表达出琴人愿与琴和自然合而为一的愿望。一张古琴汇集了古人的宇宙观及文化精髓。《琴史·拟象》中言:“琴之为器,隆其上以象天也;方其下以象地也;……高其前以为岳,命曰临岳,象名山峻极,可以兴云雨也。”古人斫琴,是将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入了古琴之中。琴长三尺六寸六分,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再加上一个闰日;前阔八寸,按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后阔四寸,按四时(春、夏、秋、冬);厚二寸,按两仪(阴阳)。古琴面板呈圆弧型,底板平直,象征天圆地方。琴面有十三个徽,象征着一年有十二个月再加一个闰月,居中最大的七徽,是谓闰月。琴有七根弦,前五弦代表着五行(金、木、水、火、土),也代表(天、地、君、亲、师),从音乐属性讲又是五音:宫、商、角、徵、羽;后两弦代表着文武,相传为周文王和周武王后加,是文、武之声,也是君臣合恩的化身。七弦悬于琴上,亦是北斗七星挂在高空的象征。琴有三种音色,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分别象征天、地、人。此外,古琴各个部件名称之中都隐含一个“水”字。如“承露”、“龙池”、“凤沼”、“轸池”、“足池”、“声池”、“韵沼”等,均和水有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古琴的这些部件名是在间接阐述谦虚平和的道理,更是对琴人的一种期许,放低姿态摆平心境,使自己达到平和的境地。古琴中有山(岳山),有水(琴弦),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意趣:见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乐水。水发源于山,高山流水,“岳山”上的琴弦就像条条河流一样流淌不息。经过一年的时间(十三个徽)到达司水之神“龙”的口中(龙龈),经过“龙龈”后缠绕在“雁足”上,汇聚于“足池”之中,然后流向“龙池”、“凤沼”,完成一个循环,依此回返往复,体现了太极阴阳转化,生生不息之意。千年以降,随着琴式的承袭与发展,其最主要的区别体现在琴额、颈、腰、尾部的线条与造型。而琴式的取名多来自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或自然界的物象,每种名称都是一种象征。现今存见的历代古琴中,较为常见的有:伏羲、灵机、神农、连珠、仲尼、师旷、落霞、蕉叶等琴式。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较名贵,多为传世琴。通过以上简略的概述,窥斑见豹,“乐者,天地之和也。”古琴不仅是一件乐器,它还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精神。(一)浙派形成时期:南宋末年主要风格:流畅清和代表琴曲:《潇湘水云》、《渔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二)虞山派形成时期:明末主要风格:清微淡远,中正广和代表琴曲:《秋江夜泊》、《良宵引》、《潇湘水云》等(三)广陵派形成时期:清代主要风格:中正跌宕、自由悠远代表琴曲:《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潇湘水云》、《广陵散》等(四)浦城派形成时期:清代主要风格:指法细腻、潇洒脱俗、疾缓有度代表琴曲:《渔樵问答》、《阳关三叠》、《石上流泉》等(五)泛川派(又称蜀山古琴派,简称蜀派)形成时期:清代主要风格:峻急奔放、气势宏伟代表琴曲:《凤求凰》、《雉朝飞》、《梁父吟》、《当归》、《流水》、《醉渔唱晚》、《孔子读易》、《普庵咒》等(六)九嶷派形成时期:清代主要风格:苍劲坚实、讲究吟猱节奏代表琴曲:《流水》、《胡笳十八拍》、《幽兰》等(七)诸城派形成时期:清代主要风格:清和淡远(溥长)、绮丽缠绵(雩门)代表琴曲:《长门怨》、《阳关三叠》、《关山月》等(八)梅庵派形成时期:清代主要特点:流畅如歌、绮丽缠绵、吟猱幅度较大代表琴曲:《平沙落雁》、《秋江夜泊》、《擣衣》等(九)岭南派形成时期:清代主要风格:清和淡雅代表琴曲:《碧涧流泉》、《怀古》、《玉树临风》、《鸥鹭忘机》、《乌夜啼》等(文/荷锄山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