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春秋战国时期,唯有这种文化为百家皆崇,堪

来源:古琴 时间:2023/7/30

古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古琴由7根弦构成所以又叫——七弦琴,而且还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之一。古琴文化还创造了一个奇迹,百家争鸣时期,九大家都在推崇各自的思想,但唯有古琴文化是百家皆崇。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文化思想全面繁荣的时期,即所谓的百家争鸣时期。当时生产力发展很快,人民富足,而天子之势衰微。各路诸侯都想着期称霸于世。这就给了各种思想全面发展的空间,于是,各家代表人物争相出山,以期用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国家强盛于世间。

百家争鸣之势的形成,自然使中华文化思想达到空前的繁荣,以至对后世造成了深远影响。在那时,古琴的使用,已成为普遍现象。当时活动在思想舞台上的主要角色约有九大家,即后来所说的“九流”,所谓: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农家。各家学说,观察事物的着眼点不同,自然会有一些差异。

古琴文化是诸家共乐的文化

多少年来,这九大家的思想,可以说一直给中国人以很大影响。虽是百家争鸣,但谁也不会将谁“打死”。各家思想一直共存于中国人的头脑中,这正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中国人能够找到各种文化的共通之处,凡是好的,皆可为我所用。中国文化原本如此。“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两句话可说是精辟的总结。其实,中国人之所以可将不同的思想融汇于一心,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因为中国人深知各种思想本有的共通之处:自信洒脱,世道安祥。古今中外,人们内心皆有此声。

此内心之声的表达,也正是琴的长处。虽诸家思想各不相同,但都同样对琴有着特殊的好感。琴融汇百家神髓,尽展人心深处的恬静安祥,潇洒自在之声。所以,人们才说,琴实在是中国文化的卓越代表。

古琴文化是三教皆崇的文化

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琴已经具备了艺术展现能力,同时也被看作是一些士大夫的修身养性工具。孔子、庄子、荀子除了在他们的著作中表达他们对古琴的审美观念外,他们本身也是出色的古琴弹奏者。

儒释道教,各有其深刻的内涵,其灵魂共通,当然在思想上也各有差别。这些不能谈得过多,我们的主题是琴文化。乐是儒学必修的重要内容。而琴更是儒者的最爱.而道者更是喜爱琴那清静洒脱的韵味。就连提倡不观听歌舞的佛教僧人,也同样欢喜自琴中领悟空灵大智。对琴的喜爱,三教皆同。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往往皆尊三教。他(她)们敬孔圣人,大多也都礼佛敬道。而文人们对琴的喜爱当然不在话下。他们往往借琴以完美自我的人格,修养身心,体悟大道。琴与剑,成为了文人的不可缺少的基本配备。琴棋书画,则是才子佳人们才能的标帜。

古琴文化与中国思想文化之间联系之紧密,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优雅的乐器可以用来完善自我的人格,而古琴正是雅乐的最佳代表。

到了清末和民国年间,由于战乱和社会变迁,以及外来文化的侵入,古琴文化开始濒于灭绝,尽管在年古琴被纳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我认为对古琴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依旧是刻不容缓。

以上就是古琴文化在百家争鸣时期所扮演的历史角色以及发展概况,欢迎大家留言讨论、点赞、转发!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