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竹山县柳林乡有个助学奖教理事会,6年惠及

来源:古琴 时间:2023/4/25

极目新闻记者关前裕

通讯员袁平凡

湖北省竹山县柳林乡地处大巴山腹地,曾经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的重点乡。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人才匮乏是柳林山区最大的瓶颈,教育发展滞后问题更加突出。

年3月,在柳林(洪坪)中学校友雷明刚、刘宗林、姚磊的倡议下,成立了竹山县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理事会成员95%是柳林(洪坪)中学走出去的学生,如今都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长期以来他们牢记初心,不忘乡愁,时刻挂记负重前行的学弟学妹和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的老师们。

6年间,柳林乡助学奖教专项资金理事会共投入资金多万元,爱心物资万,资助和奖励了一千多名师生。他们中间有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有品学兼优和家境贫寒的学生,还有为柳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退休教师。

召开座谈会

三位学友倡议,深山成立起助学奖教服务团队

年,中师毕业后的刘宗林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柳林乡任教。“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建立一种机制,使广大教师更加安心山区教育,使学生享受到良好教育的同时,能得到资助和奖励,也许能为山区教育发展出把力。”年初,他和妻子姚磊决定去武汉与学友雷明刚商议。他们一致同意向学友发出倡议,组建一个助学资教的团队,邀请广大爱心人士抱团出征,支持柳林山区学弟学妹们走出大山,走向辉煌人生。

梦想如何变为现实?他们同时想到了一个人:姚福金。这位献身山区教育数十年的华中师范大学高材生,既是他们当年的班主任又是父辈,且在历届柳林(洪坪)中学师生眼里德高望重,虽年过六旬,但身体硬朗,热心公益。他们请求老班主任出马,为这一倡议掌舵护航。

得意门生的请求岂有拒绝之理!

帮助贫困优秀学生

姚福金出山了。他多次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支持,与柳林中心学校沟通争取合作共建共创。与此同时,刘宗林、雷明刚、姚磊也在各自的朋友圈发起了强大攻势,倡议同学、同事、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得到了多名身在异乡且事业有成的校友们的热情点赞,纷纷表示愿为家乡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共攘柳林助学支教美好未来。

时间虽短却一呼百应。从提出设想到付诸实施不到3个月。

年3月5日,竹山县上庸镇庸国府宾馆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工作组成立暨首届年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姚福金以全票当选为首届组长;一批德高望重的柳林中学校友被推选为名誉组长与特别顾问、财务监督组长等。会上制订并通过了工作组章程,正式以工作组名义对外发出了《竹山县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倡议书》,制定了《竹山县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从此,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工作组扬帆起航。

组织优秀学生到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

爱心潮涌而至,奏响助学资教赞歌

年4月1日上午,首个募捐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们汇聚一堂。在这个仪式上,校友们向母校、向学弟学妹们捐资69万多元,衣服1件,图书册,珍贵字画3幅。

郑小溪,深圳闻道服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首届工作组成立时,他被推选为副组长,当他第一时间收到校友的倡议,迅速赶制了1件品牌服装送到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并邀请在香港、广东、山东、湖北等地工作的同学为家乡奉献爱心,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捐款达15.9万元。

雷明刚,原柳林乡中学走出来的华中农业大学高材生,该校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猪专业委员会最年轻的委员。他既是助学委员会支教专项资金的倡导者、组织者,还是带头捐赠者,在助学支教活动中他的团队捐资额最大。和他一同工作的华中农业大学教师刘望宏对此深受感动,特别委托他向工作组捐资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雷明刚把工作组助学支教的动人故事向时任湖北省养猪协会会长雷贤忠讲述后,雷贤忠被深深感动。年教师节前夕,雷贤忠专程为全乡每位教师赠送床品四件套,价值8万元。在捐赠仪式上他出人意料地承诺连续五年为柳林教师设立专项激励资金每年10万元。据悉,这项激励资金已如期兑现3年。

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工作组是个大家庭,既有年逾古稀的老教师,更有年过六旬的老校友,既有中央国家机关的退休官员,也有军队退役将士,更多的是活跃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心系家乡教育,为家乡助学支教奉献爱心,为专项资金工作组当顾问,出主意,献良策。

耄耋之年的退休教师邵义行是竹山县中学数学名师,也是工作组里年龄最大的成员。邵老师年仅19岁时徒步进入柳林山区任教,在三尺讲台一站就是40多年,退休前曾无数次婉拒上调任教的机会,他把一生献给了柳林的教育事业。工作组曾授予他特别奉献奖。近几年,他不顾年老体弱,多次应邀为师生们讲述励志故事。他说,他虽不是柳林人,但他一生最大的荣幸是为柳林乡教育而活,献身柳林乡教育事业他没有留下丝毫遗憾。

时任国家文化部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报社常务副社长、现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杨开金,是柳林中学届学生,也是工作组名誉组长。凡是助学支教活动他都要挤时间参加。年暑期,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工作组选派8名优秀学生到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他为8名学生作了《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专题讲座,并为每位学生题写了一幅励志名言。据了解,他除捐赠善款以外,还向柳林教育捐赠了五幅珍贵字画作品,其慈善之心令人赞叹。

彭宝林是原柳林乡中学届毕业生,在柳林乡工作近30年,从办事员到乡党委书记,几乎把毕生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家乡,是柳林人引以为豪的当家人。工作组成立时,他当选为财务监督组长,从此,无论是捐赠款项还是支出款项,他都要依规严审,签字画押,有力地保证了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在这次募捐仪式上,他将珍藏数十年的著名书法家韩绍玉题写的书法作品捐赠出来,成为工作组收到的一件具有较大升值空间的艺术品。

从柳林中学毕业的文显堂曾是一位军旅作家,在部队服役时出版过多部专著,转业后仍坚持著书立说。当他看到校友的倡议后率先捐款。年9月,他将出版的专著《谁主沉浮——长征中的生死抉择》一书,带回竹山县新华书店现场签名销售,并将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了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工作组。到目前,他已向柳林中学捐赠著作11部,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柳林师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别坤祥是位年逾古稀、只读过四年半小学的退休干部,从机关炊事员到事务长,他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助学支教专项资金工作组首募那天,他特意从多公里以外的丹江口市赶来,郑重地将元爱心捐款投进了募捐箱,在场的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我是因家庭贫困辍学的。在当今这个时代,没有文化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捐资助学微不足道,但我要表达一份心意。”

在这个可歌可泣的大家庭里,既有无数的感人故事,更有众多的感动人物,张斗林、许立中、邓龙贵、朱大康、常爱华、陈明斌、张正波、郑昌群、曾凡辉、刘进国、韩开兵、王关波、周辉、周清等等。他们不但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也是工作组的中坚力量、先行者,更是积极的善捐者,我们没有理由不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奖励优秀支教教师

规范管理,彰显助学支教无限魅力

6个春秋,运行高效,成效斐然。归根结底,除了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依靠校方密切配合和工作组班子成员扎实肯干,还要归功于有一套好办法,即建章完备,立制严密,活动规范,监控严格。

在工作组筹备期间,总牵头人姚福金逐级请求汇报,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工作组成立走上了程序从简、合规合法的快车道。为了尽早完成工作组成立的各类文本起草,他带领筹备组全体人员反复查阅资料,走访行家,反复斟酌修改,数易其稿,在极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竹山县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竹山县柳林乡助学支教倡议书》,为工作组日后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资金募集远超预期。6年来,募集资金总额达万多元,远远超过五年募集50万元的设计预期。这些资金除少部分来自社会爱心人士自发捐赠外,重点来自工作组成员组团认捐。其中雷明刚团队捐款超过70万元,郑小溪团队捐款近16万元。还有陈明斌、姚磊、常爱华、张正波捐款金额都在3万元以上。据了解,六年间,共有人为助学支教捐款。工作组还收到各类物资折款近万元,这些物资包括服装、床上用品、各类书籍、珍贵字画、空军教练机模型和花木盆景等。

——助学支教亮点纷呈。助学支教是工作组的宗旨,根据《竹山县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竹山县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使用办法》规定,每年助学支教金额预算为12万元,其助学和支教的比例为1:1。为使助学支教活动公正公开,他们成立了评审委员会,详细制定了评审细则,明确规定了困难学生申报和资助条件、品学兼优学生奖励条件及教师受奖条件。同时,还明确规定对违法违纪者一票否决。五年来,工作组除设立了资助贫困生项目外,还设立了学生励志奖、优才优艺奖和优秀家长奖;在在职教师中设立园丁奖、教学质量奖、学科进步奖、教育教研成果奖等。工作组还在退休教师中设立了教育奉献奖。据统计,六年来助学奖教总额达万元(其中物资万元),人受益。其中助学人,现金额达54万元;奖教人,现金额达56万元。六年间还奖励了48名优秀家长。

——活动开展精彩不断。6年来,尽管期间受到疫情影响,延缓了活动开展的节奏,但活动质量可圈可点,精彩纷呈。

让学生走出去,见世面,开眼界。6年间,工作组抓住时机先后组织了三次夏令营活动,选送2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和3名优秀教师进京参观学习,开柳林山区中小学生进京参加夏令营活动之先河。师生们参观天安门升旗仪式,参观国子监和孔庙跪拜朗诵《弟子规》,参观中国数字科技馆、鸟巢、水立方、八达岭长城、故宫博物院及清华北大校园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将知名人士“请进来”,传授成功经验,激励山区师生。6年来,通过工作组的帮助,十堰市教科院、竹山县茂华中学、十堰外国语学校、竹山县实验小学、张振武小学、县直幼儿园等多名专家和名师到柳林上观摩课,义务培训班主任,分享教学成果,这几所学校还与柳林中心学校结为兄弟姊妹学校。与此同时,柳林中心学校还与十堰外国语学校结为友好协作学校。受工作组邀请,知名作家文显堂到校分享文学创作人生,校友杨开金和许立中到校给师生做励志讲座,清华学子之父母王雪峰夫妇来校分享“亲子教育”经验,十堰市成功家长学校校长、知名心理咨询专家程梅和武汉大学古琴学院院长万翔来校给毕业班学生做心理辅导,使初中毕业生既享受到了心理疏导,又提升了应试能力。刘秋池是受到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工作组嘉奖的首批大学生之一,在华中农业大学学习的几年里,她时刻挂记家乡的学弟学妹们。年,她牵头成立了“大手拉小手”5人志愿小组,回母校辅导90名学弟学妹学习,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在柳林助学支教专项资金工作组里,还有一个三人团队——秘书处刘宗林、岳刚、熊瑛。他们是在职教师或机关工作人员,承担着单位繁重的工作任务,但为了助学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他们牺牲休息时间为各项活动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协调,各项工作推进有序,成绩突出。年和年,他们受工作组委托,为因受疫情影响未能参加北京夏令营的初中毕业班设计制作纪念册,牵头与柳林乡中心学校一起规范完善了校史馆建设,协调并为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公祖小学安装了校园饮水机,解决了广大师生安全饮水问题。

6年来,柳林乡助学支教专项资金工作组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成长壮大,其成员已由当初的30多人扩大到47人,助学支教正规范化、制度化向前迈进。用组长姚福金的话说,这6年之所以取得较好成绩,关键得益于乡党委、乡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重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有理由坚信,尽管今后的道路曲折艰难,但为了山区孩子的未来,为了母校的兴盛,更为了山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他们将不计名利,不畏艰难,不辱使命,勇往直前,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再创助学支教辉煌。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