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清音”中国画作品展是国家大剧院与北京画院合作,聚焦当代山水画创作的专题系列展览。从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已是第三届。回首三届展览的策划与举办过程,围绕着“山水清音”四个字,策展团队做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讨论与研究:既要展示以北京画院画家为代表当代山水画创作面貌一隅,还要凸显在国家大剧院举办此展览的特殊性,更不能脱离中国山水画本身建造空中楼阁,三次展览均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新方式表达,不仅展示出了画家们守正创新、笔耕不辍的丰富成果,也将两个机构的文化内涵与气质契合于展览中。
展览策划的出发点是在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这对姊妹艺术之间寻求一种具有“通感”意味的契合点。山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凝聚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智慧,体现了艺术家们追慕高远、寄情山水的思想观念。在历次展览中,策展团队在贯通无声的“山水”与“有声”的音,赋予无声的画以音乐美的韵味,尤其是将中国山水画,这种历史悠久且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山水清音”的语境下加以表达方面,做了大量的思考与讨论,并通过实践逐渐梳理摸索出策展思路。
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蕴,在笔墨、情趣和意境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音乐性”。这体现在画面的主题内容上,也表现在画家对“有声画,无声诗”之“声画”情趣的追求。比如徐卫国的作品色泽舒雅,意境幽深,在他笔下,山峰、溪流、苍松、小桥,每一笔无不清清楚楚,点染拿捏处处留心,使观者极易被带入画中,身临其境。每每立于画前,似乎都能听到一曲由唧唧鸟鸣、淙淙溪水、簌簌松涛组成的大自然交响……山水画的音乐美,还因描绘对象的不同而显现出情趣和意境的不同。如果说徐卫国描绘的大山大河是一区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那么,郭宝君本次展览中的“苏州园林”“皖南写生”和“居隐图”三个系列,则着重表现秀美的南方景致,画面传递的“音乐性”更加婉转悠扬。郭宝君的作品以粉墙灰瓦、假山、太湖石、水榭凉亭等园林局部景观作为自己的落脚点,树木掩映下的房屋若隐若现,太湖石与湖水相映成趣。
音乐,这一表演艺术可以通过听觉触发人们无尽的想象,从而被具体化、图像化;而绘画,这一视觉艺术可以将表演艺术转化为相对具象的画面,从而被人们的视觉所感知。纵观我国绘画史,画面主题与歌舞、音乐相关的题材不胜枚举,例如高士古琴图像,便是常见主题之一。元代朱德润绘有《松下鸣琴图》,画面描绘三人悠然对坐于水畔苍松之下,一人正在操琴,两人凝神倾听,不远处有一渔夫似闻声赶来。苍松之下琴音袅袅,松涛阵阵伴流水潺潺,把文人的逸兴演绎得淋漓尽致。画家牛朝是位古琴艺术的爱好者,他不仅自己会弹琴,也在自己的作品中绘制了大量古琴相关的图像。他的琴画系列作品取材古琴外形,就形行画,将古琴的意境与山水画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特殊美感的琴画。此外,他还创作了如《携琴访友》《幽涧对琴》《雪霁闲琴》等古琴题材的山水画作品,画面清丽脱俗,透着一种空灵疏淡的意境。
针对画家作品与“音乐性”关联的不同特性,我们在展览的视觉效果、听觉效果两个方面进行了策划和布置,让展览更具观赏性,更加契合“山水清音”的展览主题。在庄小雷展览版块,我们将他欣赏音乐、外出写生的现场画面做成视频在展厅播放,呈现他对于古典音乐的如痴如醉和对山水画创作一丝不苟的状态。在展厅内还设置了两处小型景观,一处侧重山水景观,以将山水的轮廓喷绘在纱幔上悬挂在展厅内,纱幔下方铺设白沙石,并点缀几块雪浪石,以形取意。通透的纱幔不会对展线造成完全的阻挡,而是营造一种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另一处侧重园林景观,由木条拼成隔断,中间留一圆形空白,此处摆设小型观赏石,石头后方设有翠竹。两处景观一指自然之景,二塑人造之景,比喻“造化”与“心源”是山水画创作的两大要素,画家探索于其间,努力开拓山水画音乐美之佳境。此外,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为空间配置不同的环境音乐,或播放古朴典雅的古琴曲,或让蝉鸣鸟啼、流水潺潺、风吹树叶、落雨滴答的大自然之声环绕在展厅中。在观赏展览时,一首松沉旷远的古琴曲会把观众的思绪带入画境之中,引起他们的追远之思;或让他们产生宛如置身于山河碧野之感,飘渺入境,回味悠长。展厅的视频、景观与音乐意在营造典雅和谐、和平泰然的气象,让人雪躁静心,收获内心的祥和喜乐。
(作者系国家大剧院副研究员)
责编:杨晓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