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是我国古代击弦乐器,用木制成,外形狭长,与古琴相似,一端有细长的手柄,其身有空心的共鸣箱,演奏时一手按压筑弦调音高,一手用竹尺击打琴弦发声,它起源于战国时代的楚地,声音悲亢激扬,在先秦时广为流传。
演奏筑又称“击筑”,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了两个著名的“击筑人”,一位是高渐离,荆轲刺秦王临行前,高渐离在易水河边为他饯行,边击筑边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由此产生了“击筑而歌”这个成语,比喻康概悲歌送友人之情;另外一位著名的击筑之人是汉高祖刘邦,他当上皇帝后衣锦还乡,在家乡沛县击筑唱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可见,筑是一种颇具传奇色彩的乐器,可惜到汉代就已经失传,年,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河西西汉王后渔阳墓中首次发现了筑的实物,现陈列于湖南长沙简牍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