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听说,树山有“三宝”:云泉茶、杨梅和翠冠梨,今天不知是打着约访的幌子来了留白馆,还是借着聊天的机会蹭茶喝。
留白馆,坐落在树山村戈巷的入口,“茶酒食宿”几个大字,给人古时驿站的感觉。
走近时不经意放慢了脚步,院子里有几处小景,木质的地板下是由远及近的淙淙流水,听着流水声便有浑身放松的舒适。
在盛满一院子的阳光里坐下,逆光走来一位年轻人。
“嗨,你们可以叫我钱馆长。”
馆长89年生人,比我想象得年轻许多(在我臆测里该是个不油腻的中年男人)。没有多余的客套和寒暄,大家自来熟地聊了起来。从大学毕业,到从事酒店工作,到自己创业的过程,再到现在慢慢丰富留白的日常。
钱馆长很亲和,谈吐从容,少了一份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的急躁,多了一份联结乡村的悠然沉稳。
说起建立留白馆的心路历程,和期间的重重困难,馆长都是满满的正能量。虽然一开始从单纯的农家乐转向食宿一体时,初次尝试的各种不知所措,合伙人也接连失散,但越挫越勇的老钱一个人熬了过来,一手打造了现在独具风格的留白馆。
对于困难他才懒得赘述,反正他都打败了它们。
偏过头,不经被手旁刚泡好的云泉茶吸引了目光,色泽嫩绿、芽肥匀整,喝一口醇爽可口。
馆长带我们参观了留白馆的各个部分,茶室、餐厅、房间。
茶室很国风,正中摆了一具古琴,经常被弹奏的样子。想必茶室里常常有高手切磋,吟诗作画。整整一面墙都是藏酒,馆长说这些酒许多都是客人寄放的,他只是负责看管。
走进餐厅,这里可以容纳60-80人用餐。最近苏州美协在留白馆举办了国画邀请展,用餐的同时还能欣赏墙上的佳作,意境使然。
除了小厅,还有单独的包厢,名字都是馆长自己取的,屋里的桌椅皆古色古香,富有文化的涵养。
留白馆能接纳大约25人留宿。每一间房都由馆长自己监工、设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窗外的梨花和偌大的盥洗室,树山村养人的环境,待在留白是绝佳的选择。阳光下的午后,安静地坐在窗边,感受春风裹挟着花香吹拂而过,吹进心里泛起层层涟漪。
馆长提到,“留白”一名大家都知道,是作文或作画的一种手法,“留白天地宽”的境界也是教诲人别太贪婪的道理。在不如意总占十之八九的一生里,如何宠辱不惊,如何给人生留白,也许你到了这里会有所感悟。
留白馆秉持着“离城不离尘”的原则,让原本充满着烟火气的树山村,多了一分静谧安然。来到这里的人都忍不住再来第二次,于是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里,最近恰逢梨花盛放,如果你想来,不妨早些预定吧。
-特别提醒-
梨花的花期很短
想去赏花得赶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