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道”,在琴界内饱受争议。有重技、艺,而耻言道者,亦有略习技、艺,便专言道者,其中的仁智之见,孰是孰非,雌雄难辨,也很难用对与错来做简单的评判,本文暂称之为琴艺的三种境界,如琴人需要攀登的三层楼。
如何细分这三个境界?你到达哪一层了?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1、“技”
第一层楼为“技”,琴技是琴人的基本。琴人的琴技为第一层楼的主要景观,即古琴的基本演奏方法,《溪山琴况》谓之“弦与指合”阶段。
如一个琴人不明“右手八法”、吟猱绰注,一上来,便大谈特谈琴艺、道琴,那么我们但无需再去了解此人,就能知此人不足观了。所以琴人只有先踏踏实实地把古琴的演奏方法掌握到手,才能向第二层楼进军,才有资格去谈论琴艺。
学习多长时间可以掌握古琴基本技法?拙作《琴学解惑二:古琴难学吗?》一文中曾提到这个问题,就自己学习二胡与古筝的经验来相比,古琴“易学难精”,入门易,但学好难。古琴入门难虽说不难,但若站站停停,或天资欠缺,也是很难到达第二层楼。
2、“艺”
第二层楼为“艺”,琴艺是琴技的升华。《溪山琴况》谓之“指与音合”阶段。一个琴人只有在琴技上有了一定的积淀后,才有可能达到这个境界,如果只知“炫技”,而不知去表现乐曲的内涵,同样很难达到古琴的第二种境界,攀登到第二层楼。
“勤奋、天赋、读书”是唯一可以开启第二层的钥匙。现代许多琴人过度重视习琴,而忽视天赋和知识的积累。虽然说习琴也很重要,但是没有天赋和知识积累的加持,也很难成功。
天赋和知识积累如同催化剂般的作用,就像化学实验一样,催化剂必不可少。因此想要攀登到二层就必将“技”提升为“艺”,在此过程中天赋和读书是很重要的。
如同练习书法,假如临帖不辍,经年累月,入帖不成问题,写的和原帖形似,并不难,难的是出帖,如果没有那一点点的灵气,是很难成名成家的。这里说的灵气便是我们所说的“天赋”,用袁枚评价黄庭坚的一句话便是“书到今生读已迟”。
3、“道”
第三层楼为“道”,琴道是琴艺的灵魂,并非指古琴的那些五弦应五行,琴体寓天地等说。
这里所说的“琴道”为古琴内在的一种精神,《溪山琴况》谓之“音与意合”阶段。明代琴家蒋克谦把这种古琴的这种最高境界称之为“忘机”:“故弹琴者,至于忘机,乃能通神明也,伯牙鼓琴,六马仰秣,匏巴鼓琴,鸟舞
七弦一动便能使六马仰秣、鸟舞鱼跃,这是何等的一种境界!可见“忘机”之观。
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也是如此,琴人只有琴随意走,曲由心动,这样才能“随心所欲”。
第三层必须由前两层一层一层攀登而上。想登上第三层就必须要有前两层的沉淀。因此“琴道”也成某些琴人的遮羞布,只谈其“道”,而不精进技艺。
如果您需要得到更多购琴、学琴经验的分享,了解更多琴学知识等任何古琴的问题都可私信或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