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传时期最久的乐器便是古琴以至到今天,许多人都还十分喜欢,也没有失传下去,曾经有个成语叫做琴瑟和鸣,中间的“琴”就是这股情,而瑟已经失传已久,只能是在一些著名的坟墓堆里面看到几张出土的成品,却没有人知道再如何制作,如何弹奏。
因此而在古琴的制作方面,由于流传了五六千年的历史,所以制作工艺格外考究,从一张琴的制作选材上面都有极严格的细致要求,比如说要选择怎样的木头,要将木头怎样的保存整理都是一个要仔细学习的方面。
即便如此,我们也经常听到朽木不可雕也,这样的话,意思就是说,一张已经腐朽掉的树木是不可以用来做任何事情的,但曾经有古籍记载就说,即便是木头腐朽了,也可以用来做古琴,而且制作出来的琴,其声音清亮,甚至超过了名贵木材所制作的古琴。
据说唐朝初年时期有一把,制作的路氏琴,其琴身看上去简直都是要枯朽的,木头根本就承受不了手指的弹拨,但是竟然一弹弄,发觉其深色更加清亮,可以算是一般的琴,还及不上的。但是如果是用新布做的,琴也是不可以的,生长多年的桐木,要知道它的木性全部都消失了,才能用来做琴,不然的话也是弹不响的。
而在吴地就收藏着一张十分名贵的越琴,它相传这张琴是由古墓中出土的破烂棺材的杉木所制成的,听上去有些可怕,而且也觉得这张琴也势必不能弹奏,毕竟棺木都埋藏在地底太久了,消失了相比连木头都快不是了吧,但这张琴却十分名贵,因此,还受到许多人的注目,它的音色极为有力,而且挺拨,仔细看这张琴,它的上面是霉绿色的样子,是用一种叫花纹石做的弦柱,而且在花纹的修士之上,样式之上,以及音色韵律上面,都达到了难以媲美的程度。在它的腹部,还有名人为他雕刻的隶书,其中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了这张琴的身世。
这个乐器是由南方一种名贵的木头所制作成的,说这种木头它的纹理就像银的碎屑,但是十分坚硬。不过假使要制作古琴,那得必须让木头质量十分的轻盈,即便是性质也要脆但不失绵软的样子,而且还有一点必须得纹理光滑,这样做出来的琴才算得上是一把好琴,可是按照这个古奇木材的说法,这便违背了制琴的基本规律,是让人有些不明白的。
但从古至今收藏这些名贵古琴的人也十分的多,只是放在家里作为自己的珍藏,并不拿出去给其他人观看,即便是自己要弹奏这把古琴也只是偶尔,而并不是经常,毕竟它要保持琴的长久保存,现如今,一把好的古琴也要一万以上,更别说古代那些精雕细磨的古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