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古琴王厂长学古琴有前景吗中西音乐的区别你

来源:古琴 时间:2024/10/20

学习古琴这么久,你们知道古琴与其他西洋乐器的最大区别在哪吗?可不仅仅是名字哦,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从节奏的角度分析以古琴为代表的东方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差别。

总的来说,东方音乐尤其是古琴音乐在节拍上相对自由,而西方音乐比较看重节奏的规整性。

20世纪三十年代,古琴大师张子谦曾在一个公开场合表演了一首《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我国著名的古曲,它的节奏自由跌宕,更显梅花刚健挺拔的气质,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曲完毕,有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张子谦先生的节拍那么地不准,甚至可以说是散漫。在场的郑瑾文先生耐心解释道,张子谦先生的演奏并非节奏不准确,只不过先生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音乐理论教育。和西方的固定节奏不一样,中国传统的音乐节奏更趋向于“自由化”,也正是因为自由化的节奏处理,才有了百花齐放的古琴流派。

西方音乐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均分律动”,意思是音符的运动是完全按照制定好的规律来的。在这个音乐规则中,音符只能按照规则跳动,音符之间的时值,强拍和弱拍的更替十分有规律,变化也很明显。这像是有着数学定量般的节拍体现出西方人的数学思维。但中国人更侧重于艺术想象,所以东方音乐在节奏上并没有固定的模板,古琴音乐的节奏更是“自由化”的。

如果你曾听过老一辈琴家的演奏,那你一定不难发现,听众是很难把握琴家所弹奏的乐曲的节奏的。有可能一首曲子在刚开始弹奏时节奏偏慢,到了情绪爆发的时候节奏又变得很快,情绪缓和时速度又慢慢下降但与刚开始的慢速也有一定差别。这与中国的文化属性有着莫大的关系。

中国文化特别强调“人性”这个概念,在音乐中也一样。音乐之所以能够被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放进医学中,正是因为它其实是人的情绪外放的体现。音乐会随着演奏者情绪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此时可能会有琴友想问了,是因为古琴谱没有记录节奏导致的古琴节奏自由,还是因为古琴节奏自由导致古琴谱无法记录节奏?小编私以为,我们不必纠结是谁决定了谁,因为古琴音乐已经自由、随性地流传了千百年,并且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一笔灿烂又辉煌的珍宝。

在接受传统琴家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并不会要求一定要将节奏弹得怎样怎样,而是强调演奏出来的韵味对不对,并且时常要理解琴曲所要表现的内容,而不是单纯地将每一个音符演奏准确。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初学者在学习古琴时可以完全抛开节奏,盲目追求自由。

节奏自由的前提是你能够明白什么样的节奏能够表现出何种特定的情绪。初学者如果盲目追求节奏自由,很容易演变为毫无节奏。小编建议大家在刚接触古琴时还是要严格按照节奏演奏,等到琴曲熟悉了,对琴曲表现的意境已能完全掌握了,再慢慢尝试摆脱节奏的束缚,根据自己的情感发挥。

如果您需要得到更多购琴、学琴经验的分享,了解更多琴学知识等任何古琴的问题都可私信或留言!

我整理了一份古琴知识全套资料包,回复领取,希望对你有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