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我们已经结束了,从本文开始,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第二章“声现象”,本章内容非常简单,可以说是初高中物理中最简单的一节了,大部分知识均是由生活现象和实验得出,因此均以识记位为主。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看一下第一节内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本内内容主要讲解了四个知识点,我们来一一讲解一下。
声音的产生
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这里注意“正在”两个字。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生活中的例子有: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
这两个例子简单易做,还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正在发生的物体正在振动。
在物理中,我们可以挺过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来观察音叉是否在振动。
因为,音叉的振动幅度较小,当距离音叉较远的时候,用肉眼是很难观察到音叉的振动的,因此在这里我们物理实验中使用了“转换法”。
转化法:将不易观察到的微小形变(振动)放大,有利于我们进行观察。
具体操作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将敲击后的音叉投入水中,通过观察水花是否四溅,来判断音叉是否正在振动。
第二种方法是将敲击后的音叉靠近乒乓球,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开来判断音叉是否正在振动。
这两个小实验也很容易操作,既可以由教师演示操作,也可以同学分小组完成。
大量的观察、分析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且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但已经产生的声音不会消失,会向远处传播。
物体发声方式
1、弦乐器
像古琴、古筝、琵琶、小提琴、二胡、吉他等弦乐器,它们能够发出优美的声音主要是靠上面的琴弦振动。
2、管乐器
像笛子、箫等管乐器,它们则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的。
3、人
人说话发生声音,不是靠喉头,而是声带振动发声,声带所在位置是在颈前喉头处。
大家要注意,初中生一般处在“变声期”,男生变声期一般在14—16岁,到18岁可完成;女生大约在13—15岁,最迟到16岁左右。变声期内一定要保护好声带,不可使声带受损,否则以后声音会特别难听哦。
4、知了
知了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学名“十七年蝉”,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最长的是17年,因此而得名。也就是说,我们夏天看到的知了可是几年前甚至十七年前的哦。那么它靠什么振动发声呢?
知了的发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有兴趣的同学,夏天可以捕一只知了去看一看,另外告诉大家,只有雄蝉才会鸣叫,雌蝉是不会发声的。
5、蜜蜂、蝈蝈、蚊子
这类昆虫,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夏天,我们听到的蚊子的声音是不是感觉特别刺耳?那其实是蚊子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蚊子飞行的速度约为每小时1.5km到2.5km左右,蚊子飞行时每秒翅膀振动次左右。很震撼把!
6、蝴蝶
相信很多同学都在语文课中听说过,蝴蝶煽动翅膀翩翩起舞,可我们从来没有描述过蝴蝶振动发声,蝴蝶也是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听见蝴蝶发出的声音,至于为什么,我们在这里设置一个悬念,留待文章再谈。
常见物体的发声方式我们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声音的传播
一、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声波:振动使空气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可能大家对声波不是很熟悉,那是因为空气我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类比水波,这个相信大家都见过,往水中丢一颗小石子,我们会发现水会一圈一圈的向外扩散,那就是水波。
声波的传播过程跟水波的传播相似,一个声源正在发声,周围的空气也会一圈一圈的向外扩散,那就是声波。两者的区别是,水波是水向外扩散,我们能够看见;而声波是空气向外扩散,我们看不见。
声波我们虽然用肉眼看不见,但是可以通过物理仪器——示波器进行观察。示波器在高中会用到,在这里我们不做中点讲述,大家简单了解即可。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虽然声波我们看不见,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现象。如下图,准备两个音叉,彼此之间不接触,左边的音叉和乒乓球挨着,当我们敲击右边的音叉时,我们可以看到乒乓球依然被左边的音叉弹开了。
这说明,右边的音叉振动使空气形成了疏密相间的声波向左边传播,传播至左边的音叉,使左边的音叉也振动起来,从而使与左边音叉挨着的乒乓球被弹开了。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传声的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
我们所说的“隔墙有耳”,说明固体是可以传播声音的;站在岸上的人说话,会把水中的鱼吓跑,声音也可以通过液体传播到水下物体的耳中。而空气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我们平时并没有注意到我们平时说话就是空气传送了声音。
为此,在物理上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去验证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将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观察还能不能听到响铃的声音。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个实验是物理中第一个用到“理想实验法”的实验。
什么是理想实验法呢?理想实验法是指对于一些物理结论,我们无法通过实验直接得到,因此我们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再加上合理的外推从而得到最终的结论,这样的方法就叫做理想实验法。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无法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走,因此我们不能直接得到最终的结论。我们是通过这个实验发现,随着空气被抽出去的越来越多,我们听到的响铃的声音也越来越微弱。最终合理外推,如果我们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走,那我们将完全听不到响铃的声音。
最终我们得到了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初中,只有两个实验用到了“理想实验法”:
1、真空不能传声实验
2、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人类已经登上了太空和月球,因此也就直接证实了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在太空上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流,也听不到对方所说的内容,就是因为太空是真空,没有声音传播的介质。
声速
声速顾名思义就是声音传播的速度,我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那么声速就是用来描述声音传播快慢的。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两个因素有关。
一、介质种类对声速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其次,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因为有特殊情况,声音在软木(固体)中的速度是小于在液体中的速度的,因此回答这个结论时,一定要加上“一般情况下”这几个字。
二、介质温度对声速的影响
同一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回声
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就是回声。
2、听见回声的条件:
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们能够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也就能够听见回声了。
根据我们的计算可以知道,人距离障碍物至少17m远的时候,人才能听到回声。
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因为原声与回声混合使声音加强了,因此会觉得声音更响亮。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如果有人在电梯里说话,那么电梯里的其他人就会觉得比平时说话的声音要大,就是因为电梯里四面光滑,声音反射回去,与原声混在一起了。
人听到声音的方式
人听见声音的方式主要分为空气传播和骨传导。
空气传播就是我们平时用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很多人可能在生物课上已经学习过了,我们来回顾一下。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那什么是骨传导呢?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到方式叫做骨传导。
我们其实可以自己体验骨传导的,取两个棉花球塞住耳朵,用橡皮锤敲击音叉,这时我们会发现基本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时再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或牙齿上,我们就又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了。
生活中,我们梳头、刷牙、吃饼干发出的各种声音就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进入大脑,从而产生听觉的。
相信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去听,结果发现自己的声音很陌生,感觉跟不是自己说话一样,那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平时我们说话,自己听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听见声音的;而别人听我们说话时,则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方式听见声音的。当我们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自己听时,也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方式听见声音。
因此你听自己的录音和别人听见你的声音是一样,之所以你自己感觉不一样,是因为之前,你听自己的声音都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而听录音则是空气传播的方式,感觉当然不一样啦。
现在明白了吗?
本文是依照初中物理所讲解的声音,其实声音涉及到的知识也是非常高深的,物理里面就有声学这个专业,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原理的角度聊一聊声音。
以上就是本所所讲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