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24日电(记者牛少杰何娟)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地处黄河边的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总与水患、盐碱、风沙有关。然而,记者9月23日在兰考调研了解到,经过多年的治理,这些灾害早已绝迹。在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记者还见证了生态治理与民族乐器的“邂逅”。
走进徐场村,一把砖瓦砌成的巨型琵琶横卧在广场上,村里主干道两侧的住户大门上几乎都挂着售卖古筝、古琴的旗幌,村子里还分布着宫、商、角、徵、羽五个小游园,沿街的宅院里不时传出切割、打磨木材的声音。
“徐场村共有户多口人,其中有80多户从事古琴、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生产、加工和销售,从琴码、琴弦、整琴到琴桌、琴凳和箱包,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徐场村是范场村的自然村,范场村党支部书记徐顺海介绍,年徐场村销售乐器十多万把,产值超过一亿元,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民族乐器村”。
9月23日,工人在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一家乐器生产企业制作乐器。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徐场村为什么能和民族乐器生产“结缘”?这还要从兰考的地理环境说起。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曾经是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的老灾区。据兰考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的多年间,兰考被风沙掩埋的村庄就有63个。20世纪60年代初,为防风治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这里带领群众种下泡桐苗,现在的兰考遍布泡桐林。
“泡桐是做古筝、古琴音板的好材料,我们是就地取材。”徐顺海拿手指向村口的泡桐林说,这都是焦书记留下的“遗产”,寄托着兰考人与恶劣环境抗争的昂扬斗志,后来拿来做乐器材料并形成产业,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9月23日,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一位村民在家中弹奏古琴。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徐顺海介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兰考木匠用泡桐做成烧火用的风箱和电线闸刀盒带到城市去卖,碰巧一位民族乐器厂的专家发现拉动风箱时,“呱嗒呱嗒”的声音清脆悦耳。他们尝试将风箱拆下来做成音板,音色竟悠扬轻柔,从此泡桐在民族乐器加工行业出了名,徐场村的村民也纷纷开始学做乐器、开乐坊。
以此为开端,兰考县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民族乐器行业,县里也建起了民族乐器产业园。据了解,全县已有民族乐器企业二百多家,产品畅销海内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