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秦峰曲会在千灯古镇启幕。 钟升 摄
中新网昆山9月21日电(黄莹)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昆山市文广新局和千灯镇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秦峰曲会21日在江苏千灯古镇启幕,来自海内外的60多家曲社的余位曲友现场吟咏较艺、竞技演唱,通过传统文化雅聚形式,展现中华瑰宝昆曲在民间的传承发展。
有着多年悠久历史的千灯镇被著名昆曲评论家白先勇誉为“昆曲仙乡”。“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便始于此。
漫步古镇,昆曲幽兰悠扬。顾坚纪念馆、顾园等景点设置的曲叙表演点,曲友们通过古戏台清唱、顾园曲韵等形式各展本领,眼波潋滟、惟妙惟肖的表演吸引游人纷纷驻足观赏。
在北京昆曲研习社主任刘昂看来:“古镇就像一个昆曲实景舞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貌特别美。”而“小昆班”孩子们的表演更是技惊四座,让人们看到了昆曲发展的美好未来。
曲友献艺吸引来众多观众欣赏昆曲之美。 钟升摄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教了十多年“小昆班”的千灯镇秦峰曲社社长徐允同,如今又带起了“老昆班”秦峰曲社。他说:“昆曲的曼妙、声腔的缱绻、唱词的文学与折子戏折射的时代变迁,令我‘一往而深’,我要将昆曲之美传播给更多的人。”
在中国昆剧古琴研究基地、古戏台等地还开设了“情景课堂”,昆曲专家、学者正娓娓道来昆曲的兴衰、青春版《牡丹亭》大陆首演、小昆班的发展史等,并现场进行昆曲唱念指导。
“普及是基础,要让更多人有机会认识昆曲,了解祖辈这一瑰丽的创造。”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表示,通过曲会,不仅看到了十多年来昆曲的传承和弘扬,而且也看到了昆曲在生活中的传承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源源不断传承下去,就要注重人才培养,在抢救、挖掘和恢复原汁原味昆曲方面还任重道远。
当天,中国昆剧古琴教学传承基地正式揭牌、昆山市秦峰少儿昆剧团正式成立,千灯镇将发挥“昆曲蓄能池”效应,进一步健全昆剧艺术保护传承体系及人才培养体系。
据悉,曲会为期三天,期间还将举办秦峰论坛,海内外专家、学者将围绕昆曲文化传承现状、人才培养引进的模式,探索昆曲联合保护传承的新路径、新方式等内容展开讨论。(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