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古琴,史上最早音乐治疗的乐器长江新世纪

来源:古琴 时间:2023/1/6
北京皮炎十佳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210611/9051890.html

文章摘自《国学之树》作者:许文胜

琴,专指中国古琴。古琴是根据《易经》的原理创造出来的乐器,也可以称作音乐里的《易经》,《易经》的乐器。

整个古琴的形状就是模拟天、人、地的状态,把一把琴立起来就是一个人的样子,上面这个头叫“凤额”,凹下去的部分叫“凤颈”,底下是腿和脚。古琴横着摆的时候,上头是圆的,下头是平的,这叫天圆地方。

古琴的尺寸是三尺六寸五,对应的就是人体的个穴位,也就是一年天。古琴原来有五根弦,后来周文王加一根,周武王又加了一根,就成了七根弦,叫作“文武七弦琴”。古琴原来的五根弦对应出的五音实际是与五脏产生共振的,其中的创作依据来源于五行原理。后来加的两根弦实际是把琴弦往背面收,这是代表十四条经络,也就是任督二脉再加上十二条正经。

古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里面有两根柱子,一根叫乾柱、一根叫坤柱,来支撑琴。琴的里面还有“山河湖海”,这叫四象。

古琴弹的时候有十三个徽位,代表一年十三月,阴历中有个闰月。徽位的作用是定音,十三徽位的定位标准也是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衍生过程模拟生成的,与宇宙能量系统相对应。

古琴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对应着五行的不同能量,古琴的琴音由声波组成,是通过琴弦、琴体以及空气之间的振动产生,而人类的脏腑也有自身的五行属性,脏器本身存在其对应的律动与运转频率。如果脏器发生病变,这种正常的频率就会异常变化,而通过古琴中的五音音律去对应相对的脏器就能从五音音乐的振幅、音调、频率等层次调整脏器能量的平衡(共振原理的一部分),所以,古琴一开始就是以无形无象的能量音频治病用的。

比如说当一个人肝不太好的时候,在对应肝脏也就是古琴的“角音”上有它固定的频率,弹出这个音,所产生的声波的物理能量就能调和肝脏功能的失衡,也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共振。古琴的音很神奇,“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是指弹完古琴后,琴音还会在空间里环绕很久。

古琴还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行维属性,也就是他的天性所对应的卦象模型来作出适合的古琴曲,用以平衡身体的五脏状态。

古琴是中国士大夫阶层最高端的乐器,它的琴谱最早是以文字谱书写,里面将古琴演奏中的形与神都细致深刻地记录下来,但这样的文字谱却是极度抽象的,它不直接体现琴音的高低而是通过指法的描述来传达古琴演奏的无限变化形式,这些指法的描述文字多来自《易经》中的卦理,是对宇宙自然之理的一种复制,因此古琴的学习难在深刻理解真正的古琴文字谱中的内涵,这也是抓住琴音神韵的关键。

如今的古琴谱已经是后世演奏家根据考证以及合版、弹奏经验等形成的一种名为打谱的工作成果,是将文字谱进行翻译和整合,打谱的形成虽然降低了人们对于古琴艺术理解上的困难,也易于传播和传承,但离真正古典的古琴神韵还是多了一些偏差,因为被固定下来的艺术表达也就意味着形神韵味受到了一定的框限,无法完全还原古人最本源的琴音意境。所以,学习古琴到了高段位的时候,都会是回归到文字谱上来研究,只有从这里面才能够获取最贴近古琴本身的灵感和领悟。

古琴的思维训练

从画、书、棋到古琴,就只剩下以声音的能量形式传递所承载的内容信息及情感了,所以这是最高抽象的艺术形式。学习古琴锻炼了人对精微能量的感受能力,激发大脑思维意识进行工作和转化,是一项脱离视觉感官的思考方式,具有提升思维的价值。仅仅通过一把琴来展示和感受世间万事万物的状态与情境,表现丰富的内涵信息,的确是难度最大的抽象训练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