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古就如同现代科技一样,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惊喜”出现,比如:郭家庙的考古大发现,其中一件“糟朽木头”,就将古代音乐发展史的车轮推进了年,虽然这是个惊人的发现,但却有个生生遗憾,让考古专家们连连摇头,这到底是什么一件事呢?下面就让小编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编先说一说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州,在年开始发掘,除了出土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之外,还发现了一把古琴,但可惜它没有像编钟一样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残缺的木制古琴呈黑色,因上面可以挂十弦,故此,被称做十弦琴。据专家考证,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的一座诸侯墓葬,墓主人氏曾名乙,是早期曾国的君主,但具体的生卒年不详,因此专家推测,这把十弦琴距今约多年,是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的古琴。
其实关于中国古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虽有文字记载,但无实物佐证,所以十弦琴就稳坐了国内最早古琴的头把交椅,可是只过了短短的三十多年,古琴的历史,又一次被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所改写了。
年末,湖北枣阳发现了郭家庙曾国墓地,这里出土了金箔虎形饰、曾子鼎青铜器,车马坑等珍贵文物,其文物的精致,数量的庞大,以及规格之高,震惊了国内的文物界,而郭家庙的墓地,也被列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上面出现的这些文物都不算什么,下面小编跟您说一件,改写文物发展史的一件“宝贝”。
专家打开这座古墓,提取完上面那些有价值的文物,他们在墓室的一个角落,发现了几块糟朽的木头,这些糟朽的木头因为碎裂,上面还挂满黑泥和青苔,已经看不出是它们曾经是什么器物了。
一位文物工作者就小心地,将碎木提取到木箱子里,然后将其完整地运回了枣阳的博物馆。随着那些最有价值的一类文物被清理完毕,拼对这几块糟朽木头的工作也展开了。
几位文物工作者拼对了一个小时,一件模样高古的古琴琴床,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接着,专家们又经过十几天的仔细修复,整体长约92厘米,宽约35厘米,造型优美,颇具贵族之风的古琴,终于焕发出了它昔日的神韵。
曾侯乙墓出土的“最早”古琴,如果与这把郭家庙古琴相比,谁才是真正的古琴“注重”呢?其实答案已经很明了,十弦琴是战国早期的,而郭家庙古琴最晚也是春秋早期的,所以伯仲已分。后来专家们又经过周密的分析和推断,确定了这把郭家庙古琴的时间——距今多年。如此一来,郭家庙古琴就以早年的绝对优势,成为国内最早古琴文物,并成功地改写了中国古琴的发展历史。
但正当人们为此发现欢呼雀跃之时,考古专家们也讲出了自己的懊恼,这件经过复原,显得很是精美的古琴,却无法再弹奏一曲昔日的高山流水之音,着实令人感到万分的遗憾!
小编是一个乐观的人,相信随着专家们对古代造琴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再加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相信在并不久远的将来,这把华夏民族最早的古琴,一定可以再次被赋予生命——当琴声梦幻般响起的时候,不知道又会惊艳多少人!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