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古琴是谁发明的偶然还是必然

来源:古琴 时间:2024/10/18

古琴什么时间产生的?是偶然是必然?在探讨古琴产生的偶然性时,往往会想到是因为古人在使用弓箭或者是某种纺织工具时,发现弦在经过弹射时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而使人感到愉悦的感觉,才将弦固定在木头上而改制成了琴瑟之类的弦乐器。关于这个观点,许健先生在《琴史初编》中对这种可能性曾加以论述。

弦乐器出现的最重要物质基础是制作弦的蚕丝的养殖和生产。我国是举世公认的蚕丝的起源地。考古证明,在良渚文化时期(约公元前至前年)已有家蚕的养殖,而这个时期与虞舜所处的年代大致符合,因此,可以说约在虞舜时期,中国人已开始养蚕。自那时起,琴弦一直以蚕丝制成。丝弦的特点在于韵味淳厚,柔和饱满,敏感细腻,这正是其他质材无法取代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古琴文化研究学者、专家,都比较倾向于琴产生于虞舜时期的观点,同时大量的古籍资料中提供了相关的文字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婪舞知其德.闻苴诺皂廿苴行也。刘籍《琴议》中也说:是以舜操五弦之琴,其辞日:“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在另一部典籍《尚书·尧典》中是这样描述的: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以上是根据考证记载的古琴的起源。

在我国的民族神话故事中,古琴的起源同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一天,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只见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纷纷飘落在梧桐树上。顿时,仙乐飘飘,香风习习。继而又见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天空彩屏开处,祥云托着两只美丽的大鸟,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树上,其余诸鸟纷纷飞集在各处树上,朝着两只美丽的大鸟齐鸣。伏羲见到如此奇异现象,忙召来辅佐他的木神句芒问究竟。句芒笑着对伏羲道:“这两只最大的鸟,就是凤凰呀!”伏羲惊异道:“原来是凤凰啊!”两人正说时,只听见那两只大鸟“即足即足”地叫起来了,旁边的百鸟也都一齐叫了起来,仿佛朝拜一般。句芒又指着说道:“这个叫起来声音‘即即即’的是雄鸟,就是凤。那个叫起来声音‘足足足’的,是雌鸟,就是凰。它们有六像:它的头像鸡,它的颔很像燕,它的颈很像鸿,它的尾很像鱼,它的身很像龟。”句芒又道:“对凤凰还有一说,头圆像天,目明像日,背偃像月,翼舒像风,足方像地,尾五色俱全像纬,,这也叫做六像。”伏羲笑道:“据我看来,这个六像,有点勉强,恐怕因为凤凰是个灵鸟,特地附会出来的,不如前那六个像准实。”句芒又道:“它还有五像:头上的文彩,仿佛像德字,翼上的文彩,仿佛像顺字,背上的文彩,仿佛像义字,腹上的文彩,仿佛像信字,胸前的文彩,仿佛像仁字。戴德,拥顺,背义,抱信,履仁,所以说它是五德俱备的灵鸟。”伏羲道:“我听说凤凰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它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而今,不仅五星之精下降,而且云托凤凰来朝,此树必是桐林中的神品,堪为雅乐。”句芒道:“有其应者,必有其德,天帝所言极是!地上树木林莽千万种,只有梧桐树才能招凤凰。用此种神木作乐器,必历千年而不衰。”伏羲听木神这么一说,大喜过望,于是,朝那棵桐树拜道:“皇天降祉,施民以乐。”礼毕之后,他令人砍伐那棵桐树而归。伏羲仔细端详着神树,然后按33天之数,将梧桐截为三段。他用手叩上段,其音太清;叩下段,其音太浊;然后取中段叩之,其音清浊相济。伏羲大喜,便将中段桐木浸在长流水中,经历了八九七十二个昼夜后,卜得吉日良辰,请来妙手神工造乐器。神工不知怎样下手,伏羲便吩咐按周天度之数将桐木削成三尺六寸五分长,又按四时八节之数,定为后宽四寸,前阔八寸,然后按阴阳两仪之数定下高度,外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内按宫、商、角、徵、羽五音安上五根弦。随后又依百鸟朝凤凰的情景编创了《驾辩》乐曲,供弹唱。

每当人间庆贺丰收和节日的时候,人们便用伏羲提供的熟食,用他帮助编织的鱼网,打捞出水里的鱼,烹调出美味佳肴,摆成丰盛的宴席。在宴席当中,大家还要弹奏伏羲发明的乐器,高唱他创造的乐曲,其乐融融,令天神们羡慕不已。后来,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宴请天神,为了欢娱,特调来伏羲创造的乐器当场演奏。天神们见这乐曲动听,乐器奇特,便依来历将它唤作琴,取当今凤凰为百鸟之王象形之意。因又是第一次在天宫瑶池见到这新物件,便将伏羲所创的乐器称为瑶琴。

另外还有神农造琴说,神农氏炎帝也。作五弦琴,以乐百姓。《世本·作篇》记载:“神农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也是人们后来所称的神农琴。《新论·琴道篇》也说道:“琴,神农造也。”《杨子》曰:“昔有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者也”。炎帝统治的地区覆盖汉水流域及古楚地。从我们出土的春秋早期湖北曾国大墓的类似古琴的乐器,从实物可考的角度来看,神农造琴说也是有一定道理。

还有一种说法是后羿造琴说。据说是根据后羿射日时弓箭发出的声音而获得的灵感。但关于羿,有唐尧时期的传说中射日的大羿和夏朝时期东方有穷国的首领后羿两种说法,所以莫衷一是。

最后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原先五弦琴基础上,周文王思念伯邑考添文王弦,武王伐纣为鼓舞士气添武王弦一根。逐步完善成为文武七弦琴。这个就和古琴产生的必然性有很大关系。因为周朝崇尚礼乐治天下,因此作为雅乐代表的古琴的出现就成为了必然。

以上就是友霖整理出来的关于古琴产生的多个传说。对于其中的可信度以及依据,由于时间过于久远,因此基本不可考。但我们一提到古琴经常都说圣王之器,太古遗音。所以我宁愿相信,古琴的产生是和上古的圣王有关系的。至少是一种美好的祈望与对载道之器的一种敬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