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声出五音表,弦鸣十指间专访古琴界才子

来源:古琴 时间:2022/9/17

全媒体记者:廖云新

“琴音静流水,诗梦到梅花”,“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自古及今,有关描述古琴的联句辞章俯拾即是,无不空灵而唯美。如果一定用一样乐器来代表中国文化,那一定非古琴莫属。古琴,倾注了中国文人对于音乐之美的想象,融进了无数雅士对这一“圣乐”的缈缈情思。故而,痴爱古琴者史不绝书,代不乏人。

在古城襄阳,就有这样一位“我为古琴狂”的痴迷者。他,十五载流年荡过指尖,修一颗云水禅心;十五载深情划过琴弦,邂逅内心的安然静好。岁月的赏赐成就了他“襄阳古琴第一人”的美名。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古琴界才子”的艺人聂勇。

上篇:一曲难忘,情定古琴

少年时代,混沌初开,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志向和意趣,甚至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一诗一词,一歌一曲,一书一画,如果摄人心魄,钻入骨髓,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某一根神经,便极有可能让人“走火入魔”,念兹在兹,不能自持。聂勇就是如此。年,时年14岁的聂勇在电影《笑傲江湖》中,偶然听到了用古琴演奏的曲子,自此便迷上了古琴和中国古典民乐。

琴为何物,斫木成空。弦系其上,音出其中。古琴,又称瑶琴、玉琴和七弦琴,虽有三千年以上历史,但确如唐代诗人刘长卿在《听弹琴》诗中所言: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古琴实在太冷了,它属于小众乐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不要说有人教,很多人都没见过古琴长的是个啥模样,我虽然迷上了古琴,但无琴可购,无师可拜,无处可学,当然,也无钱可买。”聂勇告诉记者。

带着对古琴艺术的痴迷,年聂勇考上了武汉音乐学院,他期冀在专业院校完成自己未竟的心愿。遗憾的是,当时的武汉音乐学院也没有老师教授古琴。大学四年里他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