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群树环绕的青城山谷中,缭绕云雾之间,空寂悠远的乐声在此倾泻而出,为这满目朦胧的青绿山水,更添一份禅意。顺着这乐声寻源而去,就会看见一位满头银丝的老者立于侧,乐声就从他手指下的乐器中发出,响彻在悠悠天地之间。
细听那乐声,会发现其音色质朴,苍凉高迈。让人不禁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乐器,才能演奏出这辽阔之音?此时,该把目光转向那位双鬓霜白的演奏者,他将用这件乐器,将盛唐的乐音徐徐道出。这,就是青城山“隐士”陈大华,与尺八之间的故事。
尺八音起来自盛唐的雅乐
陈大华手中的尺八,已经被他摩挲的有些光亮。这件中国的传统乐器可能在国内,认知度远远不及萧、古琴等。但是其对于陈大华来说,却如同天籁一般令他心向神往。尺八因长一尺八寸,故得此名,作为古代吹管笛箫类乐器的一种,其兴盛于唐朝,又在南宋逐渐衰落直至失传,之后传到日本流入民间,经历可谓跌宕起伏。
尺八起源于何时?至今仍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论断。但是在大唐盛世之中,一定少不了尺八的空灵乐声。“‘尺八’这个名字,最早是在唐代出现的。在唐以前,所有吹管乐器都称为‘笛’。”陈大华说到,尺八和箫本是民间的俗乐,据传汉代在成都周边地区,民间吹奏尺八就十分盛行。到了唐朝,尺八一跃而上进入宫廷成为雅乐,并被载入史记,才引起世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