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缦学堂来自习琴之人的一封信

来源:古琴 时间:2025/4/9

从小不辨音,耳朵钝。

所以学古琴于我而言是一次音盲的自我突破。

因此初学琴时,什么大师名琴,什么一千元的网购垃圾琴,对我而言都是一样的,没有太大差别。

入缦学堂,也就这样老老实实地跟着课程,老师说要听尽一个音,那就听尽一个音。老师说要学读耳根圆通,那就读耳根圆通。

如此寒来暑往,不觉近三年。

去年,杭州香积寺音供大会,见赵铠老师提一小尺在量琴。

当下又犯了职业病,跑过去提问。这才知道,赵铠老师是在量一弦与琴面的距离。这弦离远了,或是太近了,都弹起来不顺。

于是拉了赵铠老师私教如何选琴。泡上一壶好茶,抱上几床琴,和赵铠老师在香积寺的茶室里呆了一个下午。

听赵铠讲,何谓声音的静?琴的沙音是怎么样的,哪张琴的某根弦上有打板的声音。

何谓匀?在七徽和九徽间绰注,七根弦走音匀整,音色音量统一。

何谓圆?从勾一到勾七,去体会琴音的内敛沉厚,不空洞。

那一天,我听见了。

每一张琴从此有了自己的意义,有了自己的模样。

正是缦学堂日复一日的习琴,让我们每一个缦客的耳朵有了生长。

于是,有了这次兰亭之会的耳根圆通小班课。因为我相信,耳根圆通的第一步是听见,这样的听见于我们每个人都意义非凡。

结果,这课一推出就爆了。

原本想做成六人的小班课,这样才能让每个人参与的人充分感受到琴音的差别,感受到琴音的变化。

可是太多缦客想听,有人甚至因为报不上名,生气了:))

于是就在有四千多年历史的禹陵村桥边,赵铠老师临岸而谈。桥头,岸边,墙角,水廊,四十多个缦客席地而坐。

间或有鸟儿掠过树梢,间或有白鹅引颈而鸣,间或有乌篷船划水而来,空气中弥散着春天的味道。

特别喜欢赵铠老师的耳根圆通小班课结语,和世上任何东西一样,没有任何一张琴是完美的,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选择,学会的是如何接受,学会的是如何转化。

一小时过得很快。

这是次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分享。

这是堂只有你在现场用心听,用心比较才能收获的课。

这是只属于缦客的游学时光。

MK39陈欣文

来自杭州的缦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