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中国古琴与古代名人的故事

来源:古琴 时间:2025/3/25

古琴,原称琴,因有七根弦,又叫七弦琴。别名众多,如瑶琴、素琴、丝桐、绿绮等等。古代典籍中有关琴的记载最早要数《尚书》和《诗经》,从中可见西周、春秋时代,从天子贵族的朝堂庙宇,至普通百姓的嫁娶宴乐都能听到悠扬琴声,说明这时琴已成为一种很普及的乐器。

现如今,在拍卖场上能见到的古琴寥寥无几。存世古琴以明清为主。普通人很少能见到古琴的身影,但和琴有关的故事,大家都有所耳闻。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和琴有关的小故事。

(松石间意古琴,古琴界的Number1。琴底满刻铭文,连琴名工友文字题刻十二则,印章一个,是目前所见题刻数量最多的古琴。落款者多为宋、明、清著名文人,且以吴地文人为主,如苏东坡、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沈周、文彭、王宠、石渠、陈庭鹭等。)

孔子学琴

孔子认为“乐”可以表达喜怒哀乐,亦可将众情思欲念一一化解,是士人修身养性的必修之课以及至高境界。

孔子曾向当时鲁国著名的乐师师襄子学习古琴。

初学之时,孔子十天便将琴谱烂熟于心,已能流畅地弹出乐曲。师襄子听后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熟了,可以学习新的曲子了。”孔子却说:“不行,我虽弹得熟练,但还没掌握了它的音规曲律,要再练十天。”

十天之后,孔子的琴艺更胜一筹,师襄子听后满意地说“看来你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规律,可以学习新曲了。”可孔子又说:“不行,我虽掌握了它的规律,但还未能领会到曲中所包含的情感,还要再练十天。”

又过十天之后,孔子的琴音愈发醇正,平和悠远,听之令人忘俗,师襄子拍手道:“你不仅熟练地掌握了琴曲,还弹出了它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已经难能可贵了,可以学习新的曲子了。”然而孔子还是摇头,说:“我还无法借由琴声走入作曲之人的心境。”

于是,孔子仍然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同一首曲子。数日之后,师襄子来到孔子的住处,从琴音中感觉到他时而穆然深思,时而怡然高望,情意悠长,志意深远,仿入圣境。果然,孔子道:“我在琴音之中终于见到作曲之人了。此人面色黯黑,身形颀长,目光深邃,器宇不凡,必定是胸怀天下的王者。我想,除了周文王,他人断不能及!”

师襄子听后霍然起身对孔子两拜,叹服地说:“我的老师曾经告诉过我,此曲名为《文王操》,确为周文王所作!”

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牙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琴家,其琴音能化世间万物,妙诀天下。他一弹琴,连正在吃草的马儿都禁不住要仰头倾听。

一日,伯牙正在鼓琴,忽见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荷担持斧的樵夫立在旁边。伯牙心中甚是疑惑:“莫非这山野村夫能听懂我的琴音?”于是伯牙轻轻挑动琴弦,先是心怀高山,一曲未终,钟子期便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又心怀流水,一曲未尽,钟子期又道:“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只要是伯牙心里想到的,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听出来,伯牙大喜,没想到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樵夫就是他寻觅多年的知音。

此后,二人结为知己,尝尝相伴同游。一次同游泰山,忽遇暴雨,二人躲到崖下,伯牙心有所感,于是弹了一曲《霖雨操》,并即兴创作了《崩山之音》,钟子期听后,能完全说出琴声所蕴含的意趣。伯牙放下琴叹息道:“好啊好啊,你能听懂我,你就像我的心。我都没办法在琴声中隐藏什么了!”

后来,钟子期不幸早逝,伯牙闻讯,悲痛欲绝,感往日之情,叹知音不再。便摔琴绝弦,终身不再操琴。

蔡邕听琴

蔡邕曾因弹劾宦官流放朔方长达十二年。他回到故乡不久,受邀到好友家中参加宴会。走到好友家门外,只听到阵阵琴声,时而烂漫如春花,时而清朗如秋月,令他陶醉其中。突然,琴音骤变,沉重急促,让他感觉隐隐透出一股“杀气”,且有愈来愈强之势。

多年的逃亡生涯使他异常敏感:难道好友邀我赴的竟是鸿门宴?

蔡邕仓皇逃离,途中却被好友追赶上,询问他何故如此。蔡邕无奈跟随他回到席上,并向众人一一道明原委。

谁知刚才弹琴的客人哈哈大笑,解释道:“我刚才弹琴之时遇见窗外树上有一只正在扑蝉的螳螂。蝉正要飞走,眼见猎物就要逃掉,我心中不由自主地为螳螂助威,未想到’杀气’竟被这琴音暴露了出来。’’一时在座宾主无不被蔡邕的听琴之功所折服。

司马相如凤求凰

司马相如是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风流倜傥,文采斐然,弹得一手好琴。一次去临邛(今四川邛崃)富商卓王孙家赴宴,于酒酣耳热之际,忽见帘后人影婆娑,隐约一位妙龄女子端坐其中。他久闻卓王孙有一女儿寡居在家,名唤文君,不仅容貌秀丽,才情非凡,且尤爱操琴,想必便是这帘后之人,于是爱慕之心顿起。恰巧此时众人邀请相如助兴,相如便取出爱琴“绿绮”悠悠抚来,且歌且吟:“凤兮凤兮归故乡,邀游四海求其凰”。卓文君也素闻相如才名,今见其一表人才,琴艺高超,也心生爱慕,且文君冰雪聪明,对相如琴声如何不解?

后文君与相如私奔,但司马相如家境贫寒,身无长物,卓王孙又放言要与卓文君断绝父女关系,不给他们一文钱资助。于是卓文君变卖了所有值钱的饰物,在临邛集市开了个小酒肆,文君当垆卖酒,相如跑堂打杂,过得倒也自在快乐。一段时间后,卓王孙的气慢慢平了,尤其觉得这样有损自己的面子,就分了些家产给他们,让他们回到成都生活。后人根据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