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的准备
你确定你真的要学古琴吗?是真喜欢还是附庸风雅,或者只想摆拍几张就算了?首先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能不能静下心来弹琴?我能不能狠下心来每天坚持?学古琴不是请客吃饭,更不允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内心经过一番问答后,都想清楚了,把心态调整好,让过度透支的状态回到安全点,心静了,离琴就近了!
2、阅读的准备
这一部分我并非是让大家去研究高深的琴学理论,只是希望大家通过对一些琴书的阅读,多去亲近亲近古代的琴人,从琴人、琴史、琴事、琴道的角度去宏观而感性的了解一下古琴,找一找与古代琴人的精神共鸣,更好的鼓励自己学琴,毕竟一入琴门深似海,3年、5年、10年、20年、一辈子,古琴,想说爱你不容易,没有一位位历代先贤、一个个古琴达人的坐标,仅凭一时的热情很难坚持!这里我不为大家做强制推荐,我只是做一些小小的剧透,我在学琴的初始阶段,我看过宋代朱长文先生的《琴史》、清末民初周庆云先生的《琴史补》、《琴史续》、还有荷兰人高罗佩的《琴道》一书,外国人的视角十分独特,也算是一种门外汉切入中国文化的视角,当然这也是玩笑话,高sir也是知名的汉学家和琴学家。当代的琴书著作我当时是把成公亮先生的《秋籁居琴话》和李祥霆老师的《古琴综议》一起穿插着读的,个人更喜欢成先生的细腻的文风以及轻松的态度!
3、教材的准备
对于初学者来说,市场上并非像其他门类林林总总各种教材,第一次到书店想买一本古琴相关书籍,钢琴、小提琴四个专柜,二胡、古筝、琵琶两个专柜,古琴压根没有专柜,找了一大圈才发现,因为就那么几本,所以都是和其它门类合并在一起,想一想确实也挺悲哀,未来有一天,我一定要收集更加全面的古琴资料,做一个古琴的阅览室,让更多琴友可以更容易的阅读到古琴相关的书籍。刚才小标题用了教材二字,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参考资料,因为并不主张大家自学古琴,因为自学而误入歧途的不在少数,所以这里强调我们推荐的是参考书,仅供参考。例如沈草农、査阜西、张子谦三位先生合编的《古琴初阶》、顾梅羹先生的《琴学备要》,台湾华正书局发行的增订版《梅庵琴谱》,李祥霆先生编著的《古琴实用教程》、张子盛老师编著的《重修琴学门径》以及李凤云老师编著的《古琴三十课》,当然还有龚一老师的《古琴演奏法》建议有了更多的专业基础之后再作为参考资料。当然各流派、各学院古琴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标准各有侧重或不同,所以具体采用参考教材以各自老师的建议为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