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武汉学子弹古琴唱在此古风版穿越千年

来源:古琴 时间:2024/8/14

韩佳宁古琴演绎《在此》陈文君摄

“古琴在此,理工在此……”配合着绵长低沉的古琴声,8日上午,在“认识武汉”公选实践课上,四位武汉理工大学学子,改编并演绎古风版《在此》。这也是继华中师范大学合唱版《在此》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民谣版《在此》后,武汉高校学子对于《在此》的又一次全新演绎。

一张古琴诠释《在此》背后武汉的古朴诗意

8日上午,古朴悠长的古琴余音和清爽干净的男声,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的山与湖间交织,共同演绎了一版优美而又古韵十足的《在此》。弹奏古琴的,是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的大二学生韩佳宁,音色各有特点的男声,来自韩佳宁的同校学子夏思远、叶展文和李世豪。

韩佳宁第一次与古琴结缘,是从家乡内蒙古,来到“高山流水”的城市武汉念大学。大学里,她选了学校的古琴公选课。作为理工大幽兰琴筝社的副社长,韩佳宁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演奏古琴版《在此》,让她进一步理解了武汉的同时,也给她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契机。

“中国的乐器有几百种,但是改编《在此》,我第一感觉就应该是古琴。”武汉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老师董文静,是韩佳宁的古琴老师,也是改编古风版《在此》的指导老师之一。

同唱一首歌,他们看到一个未曾发现的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大一学生叶展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的大二学生李世豪原本素不相识,因为古琴版《在此》而结缘。

“大学入学时第一次来到武汉,最大的感受是,武汉真的很大。”这两年,李世豪对武汉慢慢熟悉,武汉三镇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光是黄鹤楼,他就去过四次。让他最为印象深刻的,是武汉的现代化和高速发展。这一次改编并演唱《在此》,更新了他对武汉的认知。“这首歌里有年代感和诗意感,原来,武汉也可以这样古色古香。”

叶展文最喜欢的是黎黄陂路,“在那里,我可以看到武汉的过去。”在武汉学习和生活一年,叶展文对武汉已经熟悉,不过《在此》让他发现,武汉还有许多可以让他慢慢发掘。“今后有空的话,我会多去武汉四处走一走看一看。”

教授流行演唱技巧课的龚向阳老师,也是改编古风版《在此》的指导老师之一。“这首歌,歌词古朴厚重,写出了武汉的文化意蕴,曲调大气悠扬,很有大江大湖的气魄,完美契合了武汉的城市气质。”将改编的风格确定为古风,是因为他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我相信,将现代和传统、世界的和本土的文化结合,越来越成为今后的趋势。”

《在此》之后,他也要用原创音乐歌唱武汉

在斗鱼直播节上第一次听到《在此》,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四学子夏思远就喜欢上了这首歌。“旋律好听,有一点古风,又很有力量”。一个月后,他和学弟们一起,用自己的方式,演唱出了不一样的《在此》。

演唱《在此》这首歌,让夏思远意识到了自己对于武汉情感的变化。“歌词里面的长江、黄鹤楼、珞珈,对初入大学时的我而言,很陌生也很宏大。但是现在我听到这首歌,我知道这首歌写的就是真实的武汉,那些地标,那些文化意蕴,都和我们很近”。

大学四年,夏思远一直以音乐为伴。曾获得理工大十佳歌手冠军、第八届武汉光谷音乐节个人赛冠军的他,在校园里已经小有名气。一直在做原创音乐的他,毕业后,想要留在武汉,成为一名独立音乐人。“武汉有很好的文化土壤,如果有机会,今后我也要用原创音乐来歌唱武汉”。

通讯员石琼邹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