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乐器“琴”,近代称七弦琴或古琴,古代则直称为琴。琴的名称最早见于春秋末期的《诗经》,其产生远在《诗经》成书之前,至少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大批的琴曲和琴歌。琴曲发展了乐器的独奏性能;琴歌则以歌唱为主,用琴来伴奏。两者各有其艺术特色。
琴歌来源于民间音乐
我国古诗词中吸收了大量的民歌,如《诗经·国风》里就包括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歌。
西汉司马迁曾说:“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司马迁认为当时人们歌唱这些诗歌时,多用琴、瑟伴奏。《旧唐书·礼乐志》提到:
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及清调、瑟调、蔡氏五弄、楚调四声,谓之九弄,非朝廷郊庙所用,故不载。
这说明古代的一些民歌或其它民间音乐,曾被琴家作为琴歌形式随着琴的音乐而流传下来,长期保存在古琴音乐艺术之中。
源自《古谱琴歌,你未曾领略的美》音频专辑
例如琴歌《竹枝词》一曲,唐刘禹锡在《刘宾客集》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今四川巫县),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
这段记载生动地描绘出在正月节日里,刘禹锡在建平看到孩子们一边唱着“竹枝”,吹着短笛,用鼓打着节拍,一边跳舞。并指出:“竹枝”是“黄钟之羽”,也就是说“竹枝”是采用了羽调式。
他最后还进一步说明:“竹枝”的音调与吴声(即今江浙一带地区民歌)相似。可见“竹枝”是巴渝一代的民歌,它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已然很盛行了。而《竹枝词》,有可能与古代民间流传的“竹枝”有着渊源关系。
又如《子夜吴歌》,从委婉、优美动人的音调来看,它与今天江浙地区的民歌音调还是有相似之处的。
《四大景》现在仍流传于山东、湖北、安徽、河南等地,虽然曲名不尽相同,旋律也有所变化,但基本曲调是一致的。
这说明琴歌中保存了不少古代传统优美朴素的民歌,有些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文人的创作
琴歌中有一部分是文人的创作。这部分作品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或间接从民间吸取营养,进行加工和提高的。
当然,这些琴歌并不局限于民歌原始素材,而是保持与人民的思想、语言、音调、感情的血肉联系。
因此,这些琴歌,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历代人们所赞赏。如《满江红》,是清代琴家王善所作。他创作的这首琴歌,曲调雄壮,气势磅礴,形象鲜明,在琴歌中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杰作。
另一类出于某些对歌唱音乐艺术不甚了了的文人之手,他们只知按字求声,或依声填词,没有按照歌唱艺术规律和特点进行创作。
这类琴歌很难演唱,有的即使勉强歌唱,也缺乏美感。这类作品不仅无助于琴歌的发展,反而会起阻碍作用。
琴歌在曲式结构上,有一段的小曲子,如《渔歌调》、《黄莺吟》;有如《伯牙吊子期》、《阳关三叠》三、五段以上的中型曲子;也有长达十八段的大曲,如《胡笳十八拍》。音乐语言简练纯朴,形象鲜明生动,很富有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色。
琴歌内容丰富,音乐绚丽多彩。如《竹枝词》深情委婉,情意绵绵的弦律,反映了巴渝地区民歌的色彩。《胡笳十八拍》就明显地显示出塞外草原,蒙族民歌那种开阔豪放的地方特色,生动地刻画了蔡琰矛盾不安和沉重痛苦的感情。
另外,
写正义凛然,坚持抗金的《满江红》;
写友情真挚的《伯牙吊子期》;
写纯真爱情的《长相思》;
写离愁别恨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写游子思乡的《平沙落雁》;
写怀念戍边亲人,厌恶穷兵黩武,向往和平生活的《子夜吴歌》;
写美好的大自然,借景抒情的《渔歌调》
……
这些都是词曲并茂,扣人心弦,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些作品在琴歌中堪称佳作。
以上内容选自王迪先生所著的《论琴歌艺术》。
古谱琴歌,你未曾领略的美
诗享课堂出品,琴歌传唱人彭甜、武汉音乐学院文学硕士范薇、朗诵艺术家北国飘雪三位艺术家携手推出精品音频专辑:
古谱琴歌,你未曾领略的美
该专辑从遴选古琴谱曲目、古诗词篇目、解说文稿撰写、录音合成剪辑等多个细节精益求精,历时半年精心打造。
专辑中的所有谱曲,均系自幼受业师承于九嶷派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的我国著名古琴家——王迪先生发掘整理。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竹枝词》、《子夜吴歌》、《胡茄十八拍》、《长相思》、《阳关三叠》,快来看看还有哪些你熟悉的古诗词和古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