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古琴绿绮室/宋大年
尽管《关山月》此曲普及甚广,但是对其渊源出处却向来争议颇多,主要经历了以下的几个过程。最初,琴人们普遍认为《关山月》可能是汉武帝时鼓角横吹曲中的一首,是当时守边兵士在马上唱奏的军乐,表达了边关戍兵厌战思乡,月夜感怀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年)琴家张育瑾先生认为《关山月》是一首移植曲目,其原是山东泰安地区民歌《骂情人》,在一九零一年后由王燕卿先生移植而成,且更名为《关山月》。张先生还专门为此写过一篇文章《琴曲〈关山月〉的调查研究》发表在《音乐论丛》上(年第4期)。故此后琴界一度认为《关山月》是改编移植曲,成曲很晚。而二十余年后,《关山月》的出处又峰回路转,谢孝苹先生在一九八六年得到了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图书馆馆藏《龙吟馆琴谱》,并且在书中发现琴曲《关山月》一首。此书原是荷兰琴家高罗佩先生生前藏书。“《龙吟馆琴谱》第二页‘琴曲目录’之后,有一行字。上端为‘大清嘉庆己未冬月’八字。己未是嘉庆四年,公元年。《龙吟馆琴谱》的问世,要比《梅庵》早年①”。这首《龙吟馆琴谱》本的《关山月》和现在《梅庵琴谱》本的《关山月》“内容基本相同。则是《龙吟谱》作一段弹,而《梅庵谱》分作两段和尾声三部分②”。至此又推翻了改编移植的说法,由此看来,琴曲《关山月》是一首传承有序的传统曲目。
此曲既然是一首传统曲目,那么它大致成曲于何时?琴界尚无定论。余且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此曲成曲时间在宋代的可能性较大,最晚不会晚于明代,理由有以下两点:第一点,从《关山月》的整体风格来看,他属于右手纵发繁声声多韵少的音乐风格,全曲仅用到一个吟。我们知道古琴的审美和弹奏手法有一个较漫长的流变过程,大体上讲,在宋或宋代以前乐曲的表现是以声多韵少为主,如《广陵散》、《酒狂》、《楚歌》、《南风畅》等。自宋以后逐渐转化为韵多声少,如《良宵引》、《神化引》、《平沙落雁》等。从这种音乐的整体风格来看,《关山月》属于前者。关键是还有第二点,在《关山月》第七乐句的开头,谱字是“大六二抹七,轮,大七绰勾六,大六二抹七”。如果按照谱字一一对应记谱的话,应该是记作“”。第一个“1”是“大六二抹七”,后面三个是轮出的“1”,共有四个“1”(《古琴曲集》是这样记谱的)。可是在实际的弹奏中听起来却是“”,为什么少了两个“1”却多了一个“6”?这个在减字谱中没有的“6”是从何而来?这是因为我们在弹奏中是右手轮的同时左手注下七徽所致。第一个“1”是“大六二抹七”,第二个“1”和这个多出来的“6”是左手注下时右手轮指的起始音和结束音,故此在演奏时是“”。顾梅羹教授的《琴学备要》在记谱时直接记作“”,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这种右手轮左手注下的弹法是一个古指法,叫做“走”,减字谱作“土”。其解释见宋成玉礀指法,《琴书大全》(琴曲集成第五册)第页中有记载:“走,右手轮左手注是也”。虽然后人在记谱时已不知道这种弹法就是“走”,而是将其简单地记成了“轮”,但是我们在实际弹奏时,却在不知不觉中如实地保持了“走”的弹法。这是因为古琴的传承除琴书谱集外,还多为口口相传,所以在师徒口传心授的过程中使这种古指法的弹法得以保留。这个指法在明代的琴谱中就已经基本上不见了。由此我才得出《关山月》成曲时间在宋代的可能性较大,最晚不会晚于明代的结论。当然,仅从音乐的整体风格和一个指法上做出如此推断的论据不甚充分,因为这两点仅仅可作为旁证,而不能作为直接的证据,因此,我的这个推论权当是抛砖引玉,或许会对以后研究此曲的琴人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