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律制,不少学生、老师都可能被“高大上”的十二平均律(后文简称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后文简称相生律)给折磨得苦不堪言——很多人都纳闷这两种不同律制存在的意义何在,很多人都不清楚在实际的音乐应用中,这两种律制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并且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备考中无法掌握其算法,导致很多人看到相关题目直接放弃…其实,本部分内容更多与数学相关——毕竟任何艺术都是脱胎于数学的艺术嘛。所以,数学不好的小伙伴赶紧去补习一下加减乘除分式运算再来学习本部分内容吧!(开玩笑的)
所谓律制(不论是平均律、相生律亦或是纯律)他都是由人为规定出来的。
五度相生律是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十二平均律,是把第一复合音和第二复合音的频率间隔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
传统中认为五度相生律最早起源于中国,其实可考证的文献中,这个律制最早是有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并确立的;传统中认为十二平均律是由巴赫编订的,其实在可考证文献中,这个律制最早是由明朝朱载堉通过数学手段确立的…不难发现律制的确定跟数学关系分离不开,它是由人耳审美做出的“人工选择”,而这种选择都逃不出一个共同的、不变的基础——泛音列。所以在正式计算前,我们必须认识一下泛音列。
图例中,将C1作为基音,依次写出了该基音弦的二分之一处、三分之一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处所发出的音高。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一根长达一米具有一定紧张度的钢弦振动是有一个固定音高的,而在这个振动过程中,你仔细听辨,会发现若单独截取该弦二分之一处发出另一个更加微弱的音高,我们称之为第二分音。以此类推,图中已经标记清楚。越靠后的分音越不容易被人耳察觉。
所以,根据这个自然泛音列,我们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人工定律。
平均律就是取了该泛音列中第一分音(也就是基音)和第二分音,将这个固定的频率区间平均地一分为十二,形成了我们平均律乐器中定弦的标准。例如钢琴、羽管键琴、吉他等定弦均按照平均律所确定的实际音高定弦。
五度相生律则是取出了泛音列中的二、三泛音,成为基础的生律原理,再将原泛音列的第三泛音当作某泛音列的第二泛音,确定其第三泛音,以此类推,最后根据第一、第二泛音的频率之差确定出我们所需要的音阶。例如:古琴、古筝、二胡等民乐都是根据五度相生定律的,不少欧洲中世纪前的器乐其实也都是相生律定律。
也就是说:平均律与相生律除了共用的“八度”实际音高相同外,其他都因为算法的不同而导致实际音高有了偏差。
该图就是我们的平均律、相生律的频次对比图了,那么根据泛音列的性质,我们可以尝试地计算并验证为何不同定律会导致音高出现实际偏差。
以c1为例,我们通过相生律来计算它的上方大三度e1该怎么计算呢?首先,按照五度相生的生律原理向上生律4次,得到同名音——e3,在向下收束两个八度,得到e1。我们知道,按照相生律的规律,第三分音与第二分音的比值一定是3:2,而我们向上生律4次,所以e3对于c1的频率比值是(3:2)的四次方,为(81:16)。泛音列的第一分音和第二分音的比值一定是1:2,所以我们为了将e3收束成e1,就必须将(81:16)的比值乘以一个二分之一的二次方,最终的结果为81:64。所以说,e1和c1的比值为81:64。我们确定了c1的频率为赫兹,那么e1就是.3赫兹了。
同样的,我们通过平均律来计算e1,因为我们确定了c1为赫兹,十二等分乃是分为十二个等比级数,其结果就是每个音的频率为前一个音的2开12次方,所以计算的十二分之四次幂,得到.6赫兹。
通过数学计算,我们明确地知道了不同定律的方法所产生的的实际音高是不同的,这个偏差随着音域扩大而扩大。但是人耳(人声其实是纯律)对音高的天然辨别能力,在高音区其实和平均律大相径庭,所以在器乐调率中,机器是很难代替人工去进行整理的。
在考试中不会变态到让你去用某种律制计算确切的音高,但是明白其原理,对于解决实际演奏以及创作中的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牢记泛音列,才是重中之重啊。考试考啊!
考试中对于泛音列的考察其实非常单调,下面给出一个例题
以e为基音(第一分音)写出其泛音列第2、5、6分音。
该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就是,在牢记上图的泛音列的音程关系,依次推到就可以(考生务必牢记前12个分音关系)
答案:e2,#g3,b3
更多教师考试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