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间市民杜航宇完成了一项心心念念多年的愿望——由他牵头并撰文,河间籍画家韩晓峰、韩春香绘画的画集《瀛州记》,历经一年多,正式出版发行。这本书以绘画速写和文字简介的形式,展示了河间古建筑、文化遗迹、历史名流、民俗等方方面面,让本土和外乡人感受到河间悠久的历史文化精髓。
游子返乡,传播古琴文化
杜航宇一直致力于传播古琴文化。年沧州旅发大会河间分会场上,伴着《诗经》吟唱,杜航宇和他的10多名学生,在河间府署,纶巾羽扇,轻抚古琴,吟诵诗经。那一刻,很多人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老的瀛州。
连杜航宇自己也想不到,他会和文化有如此深的渊源。大学攻读市场营销专业时,他能想到的未来,就是自己可能沉浮商海。
大学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古琴。“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从此,古琴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习古琴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家乡的过程。”杜航宇坦言,古琴让他对家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古代,古琴与诗是连在一起的,《诗经》有首诗篇,每一篇都可配合古琴吟唱,而河间歌诗更是首批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乡悠久丰富的人文历史,让杜航宇越接触越难以释手。故乡渐渐成了一种情怀。
年,杜航宇从北京辞职,回到河间,创办了现在的鹿鸣琴社,教人们弹奏古琴,颂唱《诗经》,推广家乡文化。
不做生于斯长于斯的陌生人
“诗经美,九河长,最美河间是故乡,是故乡,数着满街的老字号,烧饼火烧驴肉香……”年,一首以河间文化为背景的原创MV《醉美是河间》,经河间本地媒体推出后,引起热议。
《醉美是河间》是由杜航宇和明浩璇小夫妻精心策划,历时两个多月制作完成的。词作者是河间本地作家南虎员,由专业人士谱曲,河间籍音乐硕士孙萌霞倾情演唱,近百名演员全部是河间人。歌词朴实无华、饱含深情,旋律简洁流畅、琅琅上口,集中反映了河间的城市魅力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唱出了河间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杜航宇搜罗挖掘了很多河间文化元素,把这些拍成视频短片,放在网上,很多人由此认识了河间、了解了河间。
这么多年,他一直问自己,河间历史悠久,春秋以来,郡县、州府、王国,建制更迭,成就了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书写了读不尽的史传诗篇。可为什么向别人介绍家乡时,却说不出个一二三?
多年之后,他找到了答案:“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家乡,就算生于斯长于斯,也不过是客居己乡的陌生人罢了。”杜航宇感慨。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年春,杜航宇有了新打算,他要用绘画速写和文字简介这种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人们去感知河间:“它不像《河间府志》《河间市志》那样深奥,甚至有些浅显,却可以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河间,继而有兴趣更深层次地去了解河间。”
杜航宇的想法与久居外地的河间籍画家韩晓峰、韩春香不谋而合,《瀛州记》的创作工作随即展开,其后,陆续又有多位画家、文化界名人欣然加入。
“从商业角度上看,《瀛州记》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对此,杜航宇从不避讳。
其实,类似的话,从他决定做这件事起听了无数次,但没有一次让他改变心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韩春香老师擅长内画,她的作品价值不菲,但一听说为了宣传河间本土文化,她立刻决定义务作画,其他对《瀛州记》出版有过帮助的老师也都一样。”
出书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瀛州记》的出版更是如此。书中涉及的内容,相当一部分已经荡然无存,有的仅存几张模糊不清的老照片,有的甚至已成记忆。
为了尽量还原真实,杜航宇和韩晓峰、韩春香等画家们走访了河间很多地方,翻阅资料,拜访了解情况的相关老人。一年多时间,他们再现了多个河间古建、遗迹、名流、民俗,光用去的画纸就堆了一大摞。
为了达到最佳印刷效果,他到处去找印刷厂,终于在天津如愿以偿。期间,参考资料有误,写错了一个名字,印刷当天,不得不把版面作废,重新制版。
历时一年半,这本投入了近4万元和大量精力的书得以出版发行,杜航宇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很多人问杜航宇,投入这么多钱和精力图什么?“一开始做家乡文化传习和推广的时候是不明朗的,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城市名片不在于某一个商品、某一本书、某一个活动,而是每一个河间人,他们才是河间的名片。”杜航宇说,希望《瀛州记》这本书,为擦亮河间文化名片尽微薄之力。让诗经的意境之美、府署的浩然正气、刘德的礼乐之志、管鲍的千古友谊,滋润瀛州大地,传扬九河之间。
《花田半亩》的作者田维在书里写:“万物美好,我在中央。”杜航宇娴静少言,如静水深流,却有洒脱在,悲悯在,更有一种家乡的情怀根植于内心深处。
(通讯员田秀娟张智超燕都融媒体记者代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