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计划#
同学们,你写的作文偏题了么?偏题怎么补救?怎么写可以切题而不偏题?
如果你的作文偏题了,可以写一个和作文题目相关的关键句(或者直接用作文题目)独立成段,及时止损,把失分降到最低点。
如果我们在作文的开头结尾处,在中间段落、独立成段处,主题段落的首尾句等关键位置,不断地、反复地出现题目或题目的关键词,这样既做到结构严谨,也会在4秒之内吸引阅卷老师,这样得到高分是轻而易举地,听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是需要我们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的。
接下来,我分享一下平时常用的写作技巧。
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扣题。
这种方法常用,可以用在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
如:阳光,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东西,是地球不可缺少的东西。植物需要阳光;动物也需要阳光;我们的成长也需要阳光。阳光能够带给我们温暖,也能够照亮黑暗。我们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步一步地成长。(首段)
阳光,让我们欢笑,伴我们成长。(尾段)
例如:《背影》——朱自清
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开门见山式
例如:我快乐,因为我有梦
我是一个快乐的女孩,因为我有一个五彩的梦.
二、逐渐入题
随着情节的发展,主题越来越明朗,层层递进。
如:
醒来
琤瑽(chēngcōng)的琴声流水般传来,缓慢却不失气韵,每个音都似乎容下了一方天地。我揉揉惺忪的睡眼醒来,抬眼向窗外望去。空气泛着些许湿润,朝霞还未完全褪去,淡淡的粉红色晕染了天际。人们已陆续醒来,走出门用深呼吸来拥抱夏日的清晨。一位老者就坐在人来人往的路边,安静地拨动古琴的琴弦,间或有一两声鸟鸣为他伴唱。
他十指灵活地在弦间飞舞,时而看似不着力地轻挑纤细的琴弦,时而按住弦来回滑动,时而又在弦上沉沉一拨。古朴甚至有些老旧的琴仿佛因他的指尖有了灵气,每一根弦都焕发出新的光彩,用醇厚而玲珑的琴音陶醉着听者。路人大多不屑一顾,但也不时有人驻足倾听,脸上有享受也有赞叹,甚至还有人在一曲的结束为他喝彩,但是老者的神色始终淡淡的,安宁而祥和。
老者不是第一天在这里演奏了。开始时,我只以为他是个技艺精湛的寻常街头艺人,正欲给他些钱回报他带给我的听觉享受,却被他止住。“我不是卖艺,不收钱。”他的语气坚定而骄傲,我忙道歉怕伤到他的自尊心,他摆摆手,“好多人都这样认为,但我不是为了钱弹琴。”我有些好奇,与他聊过几次才知道,他是名中文系的大学教授,曾经在古琴方面颇有造诣,却因各种原因暂时放下了古琴。他退休后打算重新开始弹奏古琴,于是日日来这里演奏,不仅为练习,更为让更多人了解古琴这门乐器。(暗示主题)
“现在的人啊,还有多少真心喜欢古琴呢?”他的语气中隐隐透出些无奈,“怕是连见过的都很少了吧……我当年也不应该放下它啊,那么些日子没弹,它都睡着了。”老者爱惜地抚摸着古琴斑驳的琴身,像是在抚摸沉睡的知己。“哪儿的话,我看您弹得越来越好了。”一位阿姨推着婴儿车笑着说。“是啊是啊。”我连连点头,老者的琴声从最开始的惊艳,逐渐洗去了铅华,变得愈发简朴,也愈发纯真。老者笑了,看向古琴的目光里满是柔和,“希望它,早点醒来吧。”
又是一个清晨,老者一如既往地弹奏着古琴。这一次,他的琴声里蕴着禅意。他的心灵许是已经荡涤尽尘埃,回归本真了,我想。古琴带给人的不只是悦耳的琴声,更是对人生与天地的思索,他的古琴,想必已醒来了。我微笑着下楼,看到老者面前围了许多牵着小孩的家长。“妈妈我要学这个!”“古——琴,我喜欢古琴!”孩子们吵吵嚷嚷,却丝毫不觉纷乱,反而那样美好。隔着人群,我望见老者的嘴角上扬起一个温暖的弧度。
我仿佛看到,沉睡了多年的古琴文化,正在醒来。(逐渐点题扣题、层层深入)
三、化虚为实
当我们遇到一个充满诗意的作文题目,或者是题目含有比喻等手法时,我们就需要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叙说和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把现实生活和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例如“成长路上的芬芳”,就需要化虚为实。
可以写美好的人物和事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带给我的启示,激励我前进的脚步,是我心中的“芬芳”等。无论写什么,都要紧扣题目,情感的表达自然而然而不给人矫揉造作之感。
掌握方法,对症训练,才能不断提升,让阅卷老师4秒爱让你的作文,一起加油吧!
年全年订阅意林作文素材杂志年1-12月初高中高考精选¥61.6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意林作文素材,涵盖作文热点素材,包含作文写作方法技巧,每天一篇,让您写作如鱼得水。
如有需要,可直接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