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学习古琴琴谱必知平沙落雁在传统乐曲弹

来源:古琴 时间:2024/12/24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平沙落雁》

荒野空阔,平沙无垠,寂无声息,阒无人迹,一片静寂。天际群雁飞临,纷纷扑簌落地,一时喧闹骚动,另是一种景象。

这种动静的变化,空实结合的意境,令人向往。明崇祯七年(公元年)刊印的琴谱《古音正宗》中就有《平沙落雁》。

现存刊载此曲的琴谱达百余种。是三百多年以来流传最广的琴曲之一。众多演奏此曲的琴人中,不知是否真正有人亲临渺无人烟的荒野,见过雁群飞落的情景。

绝大多数是凭着自己想象,臆造出一种虚幻的意境,以抒发自己向往远离尘嚣,亲近大自然的情怀。

此曲中的平沙与雁影似有还无,似无还有,虚虚实实,可凭个人的感受去理解。

管平湖采用清康熙六十年(公元年)出版的《五知斋琴谱》传谱的《平沙落雁》,是一首六段组成的琴曲。

立意新颖,写景抒情有独到之处,在众多版本中独具自己的特色。

此曲的开指独占第一段而不是依附在第一段中,用极慢的泛音演奏,由两个完整的句子构成,空阔安静,是全曲的前奏。开指确定此曲为F宫D羽调式。

第二段入调,不是呈示一个严整的曲调,而是d1上一个尽可能长的音和它下行两个八度的跳进。

d1尽量伸长,到几乎听不见时,左手在弦上轻轻移动,发出微弱的沙沙声,继续向远处延伸,停在d1时,急剧下跳两个八度,意欲刻画一种空阔、遥远、静谧的境界。

在此境界中出现了一些声息,或萌生一种意念。在两个八度的音域中出现了曲调。这种声息或意念发展成延绵的曲调,游动在空阔的超越两个八度的音域之间。

这是一种呈示音乐的特殊方式,先纵横画出一个大的空间,乐思在其间逐渐萌生与发展。从空虚中衍生实感,符合平沙落雁的意趣。第二段是全曲的第一部分。

第三段进阶第二段结尾的音调,形成节拍稳定,富于动感的曲调。种子音调的变体。之后转入节拍不太稳定的曲调,抒发愉悦的心情。

音乐沿此种情感发展至第三段结尾。全段结束于主音d后,向上进行至f,便于和第四段连接。

第四段是第三段变化的重复。富于动感的部分没有变化。抒情部分略有变化,并用了双音。

第三、四、五段是全曲的第二部分。结尾处节拍较稳定,用“伏奏将曲调煞住。

第六段是全曲的第三部分,节拍稳定,有四小节导入的曲调

引导出节拍稳定富于动感的曲调,由慢至快,表现群雁飞临,纷纷扑簌落地,杂沓混乱,节拍失去规律,渐至安静。

一些造型性的声音,笔墨不多,很好地组织在曲调中。有一个短小的后奏句。

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丛刊《古琴曲集》第一集中,除载有管平湖演奏的《平沙落雁》外,还有另外五位琴家演奏的不同版本的《平沙落雁》。

其间小同大异,曲调不一样,分段不相同,有长有短,相同的因素不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