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古琴 >> 古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古琴与士大夫群体的ldquo相爱相杀

来源:古琴 时间:2022/6/3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8_1.html
文人士大夫视琴为圣物,视弹琴为庄严之举。故此,有“弹琴十诫”、“弹琴七要”等等要求,其中一些是弹琴实践中的一些毛病的归纳,以及长期积累总结的有益经验。?点击聆听?还有一些则对弹琴之人也做了要求。比如《太古遗音琴有所宜》认为只有“黄门氏、儒士、羽士、德士,此五者,雅称圣人之乐,故宜于琴”,而把一般体力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排除在外。书中还要求“凡学琴必须要有文章,能吟咏者”,这就将本来有利于琴乐的文化因素绝对化了。《太古遗音琴有所忌》中,对弹琴者的要求也十分严格:“鼓琴有三俗:心中无德,口上无髯,腹内无墨。”此外,像“武士之家不宜鼓琴,圣人以兵为凶器”,“商贾不可鼓琴,商贾乃利欲悭贪市井之人”、“优伶不敢鼓琴,恐为亵玷圣人之音也”等等,都是对弹琴者的约束。这些要求与限定,可以看出士大夫阶层除了对琴的喜爱之外,还滋长了一种占有欲,似乎有种把琴乐据为己有的意味,不允许社会其他人等染指,尤其是社会下层人员。这种情况,在明清尤为明显。《太古遗音》中还记载了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昔张横渠过郢涉沔,童子携琴而随。遇一僧人,以手扪其琴。横渠曰:“琴不详矣。”遂弃于水。这个例子虽然极端,但是反映出一些文人士大夫将琴视为神圣高洁之物,容不得亵渎与侵犯。这种对古琴过度推崇和神圣化,会限制琴乐的发展,琴的音乐属性会逐渐被淡化,甚至会成为徒具外在的摆设。使古琴失去生命的活力。明屠隆《考般余事》有记载: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居士谈古而无古琴,新者亦须壁悬一床,无论能操。纵不善操,亦当有琴。此可观琴乐衰落之一斑。琴之兴盛,是由士大夫的推崇,琴之衰落,亦是士大夫之过度推崇,试图垄断。士大夫与琴乐的相爱相杀,让人不得不好好反思。由此想到“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另一方面,琴乐作为文化内涵深厚的乐种,除了士大夫群体喜爱,社会下层历代都有许许多多的琴乐爱好者,并且也涌现了不少卓越的琴人,他们有着不凡的造诣,对琴乐的发展和保存传播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琴乐之兴盛与发展,需社会全体爱琴之人的不懈努力与包容共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