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五千载,华夏大地犹如一个大舞台,幕起幕落,朝代更迭,谁能够洞穿那一幕幕令人痴醉的情节,看见冥冥中贯穿整台大戏的主线。这次我们来谈谈古琴曲的故事。
嵇康被司马昭所杀,临刑前最终弹奏了一曲《广陵散》,并说:“《广陵散》从此就失传了!”可是今天仍有《广陵散》这一首古琴曲在流传,那它又是怎么传下来的呢?
明朝朱权整理《神奇秘谱》
《广陵散》又叫《广陵止息》,出自明朝的《神奇秘谱》,《神奇秘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宁王朱权主导编辑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琴学著作,一部琴谱籍,也是现存的最早的古琴曲籍,分成上、中、下三卷,上卷叫《太古神品》,编者认为这些琴曲是「乃太古之操,昔人不传之秘」,就是说它是流传非常久远的琴曲,是古人不轻易传的。这部分收录了很多重要的琴曲,比如《广陵散》、《流水》、《阳春》、《酒狂》等,收录的基本上是北宋以前的琴曲。
《广陵散》和《酒狂》这两首都与「竹林七贤」有关,是我们都要讲的。《神奇秘谱》的中下卷叫做《霞外神品》,这两卷之所以命名为霞外,是因为宋代的浙派有一部《紫霞洞琴谱》,收录了首琴曲,在它的影响下元代还编有《霞外琴谱》一书。但是《紫霞洞琴谱》到明代就已经失传了,所以到今天《神奇秘谱》还是最早的古琴曲籍。从这些名字不难看出古琴曲与道家修炼文化有些不解之缘,《霞外神品》收录了很多名曲,比如唐代名曲《大胡笳》、《小胡笳》,宋代名曲《潇湘水云》和《樵歌》,还有《梅花三弄》等等。
古曲轻易不外传
关于《广陵散》在嵇康死后怎么流传下来的,《神奇秘谱》在《广陵散》这首曲的题解部分是这样描述的:嵇康所弹的《广陵散》共有四十一拍,就是四十一个章节,但他不教给别人。嵇康的外甥袁孝己也善于弹琴,每次要跟嵇康学这首曲,嵇康都不肯。后来这个袁孝己趁嵇康深夜弹《广陵散》的时候在屋外偷听,但听到「乱」这一部分的时候,就是古代乐曲的最后一部分或者辞赋末尾概括全篇要旨的部分,嵇康有所察觉,出来一看,果然看到他这个外甥在偷听。所以袁孝己没有听全,只记得了三十三个乐章。后来袁孝己自己体会揣摩,续了后面的八章,补全了四十一章,但世人也是很少知道。
据说古人有个说法,如果弹琴的时候有人偷听,就算不发出任何动静,也会扰乱弹琴者的心意,弹琴者就会察觉到。因为古琴是个非常个人化的东西,琴与弹琴人要完全融为一体,中间不能融进任何别的东西,而且古人弹琴一定要选很静的环境,安静的环境加上用心非常专注的时候,第六感就比较容易发挥作用,所以就比较容易察觉到有人偷听。
《广陵散》传入隋朝宫廷
《神奇秘谱》的题解接下来说这个《广陵散》到明代初年编这本《神奇秘谱》时有两种,编者选的是隋朝宫廷所流传出来的琴谱,隋朝灭亡以后,这首就流传到唐朝宫廷,唐朝亡了之后又流落到民间,到宋高宗建炎年间又回到宫廷,所以到明朝初年的时候中间已经经历了年,《神奇秘谱》选的是这个版本。
那为何嵇康说在他死后就绝响呢?《广陵散》的琴谱已经流传很久了,但是《神奇秘谱》中收录的《广陵散》是用简字谱,这个简字谱用的是汉字的偏旁部首拼记成的记谱方式,是记录琴谱的弦位和右手的指法,但是这个简字谱是唐朝后期才出现的,在此之前《广陵散》是怎么传谱的呢?具体是怎么书写的呢?这个是不得而知的。尽管《神奇秘谱》说隋朝宫廷里有琴谱保留,但是从嵇康之死到隋朝还经历了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我们无法知道这其间是否有琴谱流传,很可能是没有的,所以在《神奇秘谱》中的琴谱只记下了弦位和指法,并没有保留音乐的本身,节奏节拍都没有。
我们今天所听到的《广陵散》是现代琴家吴景略打的谱,吴景略根据《神奇秘谱》中记载的弦位和指法,自己去体会节奏节拍,反复推敲,把它恢复成音乐,所以打谱的人本身要对琴曲要有很深的理解和体会,我们今天所听到的《广陵散》真的是当年袁孝己偷听的《广陵散》吗?就是嵇康当年所弹的《广陵散》吗?他肯定有一部分接近,但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重现,时间一长,好多事就成了历史之谜。
琴曲流传还需师承
所以嵇康说在他死后《广陵散》就绝响了,从这方面讲也确实是事实。因为琴曲要流传下来除了琴谱之外还有师承,比如音乐的节奏,情绪怎么把握,轻重缓急,这个要跟历史上的琴家保持一致的话必须要有师徒相承传的一个脉络。所以说如果现在只保留下了琴谱,琴谱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也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加上没有师徒相承传,那么失传可能是事实。那时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多媒体,只有文本,所以对音乐的保存就比较困难。中华文明又称礼乐文明,礼这方面是保存得比较好,因为礼仪是视觉化的,他可以描绘的很详细,但是音乐就没有办法通过这种方式来记载。而且中文的记谱是没有唱名的,所以不像现在用的五线谱和简谱,现在记谱有音名有唱名,音名就是A、B、C、D、E,唱名就是Do、Re、Mi、Fa、So,你拿着谱就能唱出调来,所以古琴谱还不行。
宋代朱长文做了一本书叫《琴史》,里面也谈到了《广陵散》的流传,他说唐代有个人叫薛易简能弹《广陵散》,北宋的《太平御览》第和第章引用《世说新语》里面的故事,说嵇康的鬼魂曾经向会稽郡的一个叫贺思令的人也传授过《广陵散》,《太平广记》第章也引用了这个故事,只不过把传这首曲子的人变成了嵇康,他从其他鬼魂那学来的,他死后又变成鬼魂把这个曲子传给别人,这些故事也是为了解释嵇康死后这首琴曲为何能继续流传。也就是说《广陵散》在宋代以前还有流传,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原版,文化遗产在历史传承中始终有这个问题,换一代人作品就有可能被改动,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是由于历史条件造成的。
佛经承传难保其原意
说到这里我们延伸一下,就说佛教在中国的流传。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是没有佛经的,他不在世之后那些听过他讲法的佛弟子集结在一起把他们的师尊生前的讲法回忆出来,这样才有了佛经。不过最开始佛经也不是用文字记载的,他是一代一代用背诵的方式传承,古印度人和中国人的习惯不一样,古印度人比较忽略历史,记载历史的能力很差,一般是通过说唱艺术和口耳相传去传承历史。
释迦牟尼佛是生活在公元前七世纪到六世纪,或是六世纪到五世纪,那佛陀身后两百年到三百年的时间为了传教才尝试用文字记载佛经,使用的语言是巴利文,巴利文是当时阿育王所在的摩揭陀国的大众语言,比较正式完整的作为佛教典籍的三藏出现是到公元前后,差不多是释迦牟尼佛身后至少五百年的时间了。
然而今天汉地所流传的佛经大多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翻译成中国的文言文,那对今天人来说文言文又是一门外语,所以还得再翻译成白话文才看得懂,经过了这些流传方式还有多少保持原貌的?不用说,这中间经过了多少次的翻译,就说原文经过了这几千年还有多少能保存下来,也会有残缺,因为以前没有印刷术,是靠手抄,手抄书就免不了出现丢字、错行等错误了,所以要想保持原样就太困难了。
中国是世界上信史最长的国家
也就是说一个文明成果要原样保留下来实在是太难,这方面中国人还算是偏得,因为中国古人记录历史的习惯是非常好,没有哪个民族有中国古人这么好的习惯。中国的史官文化是渊远流长,可以说中国古人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观念,就是每一代人都有责任把这一时代发生的事情真实地记录下来并传给后人,每一代人也都是这样身体力行的,而且记录历史的人,从中华文明的早期就是成为王官嘛,就是当时天子所设的官职之一,就是说被当成需要负责的一件大事,他被称为史官,这使得中国的历史纪录从一开始就有官方的权威和可靠性,同时民间记录历史的人也有不少,就算官方记载历史不够完全,也还可以参祥民间的野史、笔记、秘辛、杂谈,凑在一起也能拼个样子。
我们总是感叹历史的真相总是雾里看花,不能得到更多细节信息,这还是我们的先辈们付出了无数心血的结果呢,比起其他民族,中国古人已经做得相当多了。《广陵散》这首琴曲能够保留到今天,尽管我们听到的很可能不是嵇康时代的原貌,但这件事本身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这里面第一大功就是《神奇秘谱》的编者朱权,明代的艺术家是为古琴艺术的保留做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战乱导致文明遭到破坏
古人虽然致力于保存文化成果,但历史上也总有周期性的破坏文明的事情发生,最常见的就是战乱。秦朝末年楚汉战争就烧掉了先秦的无数文明成果,把很多事情都弄成了历史悬案。在音乐领域,关于编钟的核心铸造的技术在秦朝以后就失传了,其后两千多年即使再铸造编钟,他的制造技术都恢复不到秦朝以前的高度,这个损失真是太大了。还有东汉末年的战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对峙、隋朝末年大混乱、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的混乱、蒙古人的入侵等等,这些周期性的事件都给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浩劫。
明朝初年有一批古琴家,对古代的琴曲做了抢救式的发展和整理,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琴学著作大部分都是明清两代的,所以今天的人更应该珍视组先历经磨难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否则再过一两代人,中国人关于自己祖先的记忆可能就更淡薄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994.html